中國足協,奇葩的政策,奇葩的存在


中國足協在世界範圍內是獨一無二的,特有的管理制度讓中國足協的官員,只在乎任期內自己的“政績”,至於什麼是足球可持續發展,根本不在乎,什麼是草根足球,根本不在意,什麼是足球文化,根本不想搞,中國足球也就在這樣的制度下,步履蹣跚。其他國家足球突飛猛進,而中國足球則急速下滑,作為中國的球迷真心心痛。而中國足協不作為也就罷了,還制定出自以為高超的政策,左右中國足球,今天我們來看看中國足協都制定了那些奇葩政策:

中國足協,奇葩的政策,奇葩的存在

中國足協何時能有改觀

1. 頭球得分,一個算兩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還未深入職業化改革的中國足協就制定了一條規則——頭球進球算兩分。當時中國足協騰威力量型球員是中國足球最需要的,一可以抗衡韓國、新西蘭這樣的力量派,二可以壓制東南亞和西亞足球。於是,比賽中就出現了球員把球帶到了球門口再挑起來頭球攻門的情況,中國頭球隊就此誕生。(其實想想這條政策其實還起了一定作用,即使到了90年代打絕大多數西亞球隊還是毫無壓力,再看現在,不說了,唯有兩行淚)

中國足協,奇葩的政策,奇葩的存在

中國頭球隊當年還是有一絲風光

2. 摘牌轉會制度

1998年,中國足協再次顯示自己的存在,創造了一種新的轉會制度---“摘牌制度”,具體規則為:每次轉會期,足協會組織一個 “摘牌大會”,每傢俱樂部在“摘牌大會”開始前會把本隊不再需要的球員“掛牌”,(將球員名字寫上紙條並貼上公示板),當足協官員叫出一個球員的名字時,對這家球員有意向的俱樂部可以舉牌參與競標(怎麼感覺像是在拍地皮,更像是古代青樓。。。)。這項規則直到2005年才被廢除。

3. 抽籤定升級名額

1999年10月,乙級聯賽小組賽後毅騰連鐵和綿陽豐谷並列第二名,但只能有一支隊伍晉級八強。中國足協再次給出奇葩規則:兩隊代表分選“單”和“雙”,然後再分別從0-9之間抽一個數,如果兩數之和為單數,則毅騰晉級,如果為偶數,則綿陽隊晉級。而在抽籤過程中更是奇葩:毅騰主教練王軍先抽了個一張紙條交給足協官員,由於事前6、9沒有進行標識,足協官員不知道是6還是9,王軍答“9”,隨後綿陽隊總經理李海生也抽了個一張紙條交給足協官員,足協官員再問李海生“這是幾?”“機靈”的李海生連忙回答“是9”,於是依靠著個似是而非的9(也可能是6)綿陽隊晉級八強。

4. 禁止球員出國留洋

為“更好地備戰世界盃預選賽”,2001年中國足協一紙令下:十強賽前任何國內球員不能去海外聯賽效力,這紙禁令直接讓當時的中國國腳張恩華成為了最大犧牲品。2000年底到2001年初,張恩華曾短暫租借英甲格林斯比隊,他的3個進球幫助球隊直接拿到5分,不過由於足協公佈了留洋禁令,因此張恩華只能無奈地返回國內。

5. 抽撲克牌定聯賽亞軍

2002年甲A聯賽收官戰後,在冠軍大連實德身後的深足和國安兩隊積分相同,足協想出“妙招”決定兩隊的名次——抽撲克牌。結果抽到了黑桃Q的深足力壓國安拿到了亞軍。實際按照國際慣常習慣,積分相同情況下完全可以參照雙方對陣勝負關係、淨勝球差等因素進行排名。


中國足協,奇葩的政策,奇葩的存在

深圳依靠“Q”拿下冠軍

6. 輸球才能保級進中超

2004年中國首箇中超開打,足協依然不閒著,制定了奇葩的准入制度——2002賽季的積分乘以0.5加上2003年的排名來決定中超名額。結果2003賽季甲A末輪,當時重慶力帆必須輸給青島,讓對手名次超過天津,重慶才能力壓天津成功衝超,這就出現了荒唐的輸球才能保級的現象。

中國足協,奇葩的政策,奇葩的存在

輸球才能進中超

7. 上座率不足要被罰款

2007年初,中國足協在香河召開中超、中甲老總峰會,足協紀律委員會秘書長馬成全為提高上座率,推陳出新想辦法將球迷吸引到賽場:聯賽平均上座人數低於5000和1萬人的俱樂部,將在年終聯賽分紅中分別扣除10%和5%。儘管2007賽季,在這項政策的“刺激”之下,中超和中甲都出現了組團觀賽的現象,去現場的球迷人數是增多了,但到底有多少是真球迷,大家懂的。

8. 沒錢分紅酒充數

2009年年底,由於中超的經濟形勢不景氣導致收益不足,中超各俱樂部只從贊助商收到了790箱啤酒(看來中國球員還過夜生活也是有原因的啊)。另外,為安撫各俱樂部,足協還安排贊助商給每個俱樂部老總髮了一臺數碼相機。

9. 中場休息長達30分鐘

為了在2010中超聯賽最後兩輪比賽中儘可能杜絕故意拖延開球時間、操縱比賽結果等現象的發生,中國足協想出高招:中場休息時間由15分鐘延長至30分鐘(懂規則的都知道,足球規則上明確說明中場休息不超過15分鐘),以方便8場比賽的下半場比賽能夠“同時開球”。

10. 聯賽取消升降級

還是為了國足衝擊世界盃,在2001、2002年和2004、2005年,中國足協曾將兩次取消頂級聯賽的升降級。但由於沒有了升級慾望和降級危險,聯賽質量明顯下降,並且成為了假賭黑瘋狂生長的沃土。此舉不僅險些摧毀了整個職業聯賽根基,也讓之後中國足球陷入了長時期的低迷。

中國的足協的不職業如今已是中國足球發展的最大障礙,“管辦分離”已經提出很多年,但進度、效果不如人意,當然這裡面會牽扯很多利益關係,但是要發展就必須要經歷陣痛,沒有把中國足球徹底改變的決心,是永遠做不成這件事的,中國足球也就永無出頭之日。

中國足協,奇葩的政策,奇葩的存在

真心希望中國足協能早日放棄所謂的“政績”,回到足協本該的作用:做好後勤,服務好俱樂部,打好草根足球以及青訓足球的基礎,中國足球稍可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