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2018安徽文理科狀元高分原因!

2019年新年伊始,離高考又要進入100天倒計時了,回顧安徽2018年高考,文理科狀元分別被合肥一中鄭辰筱和銅陵一中方清源斬獲。鄭辰筱的成績分別是語文123,數學147,英語143,文綜265,總分678。方清源的成績是語文123,數學150,英語146,理綜294,總分713。眾多老師及家長們在驚歎之後,都在努力尋找這兩位同學獲得這樣高分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教育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通過對比,我發現兩位狀元身上至少有三點相同之處。


再現2018安徽文理科狀元高分原因!


一、父母,孩子打勝仗的根據地。

文科狀元鄭辰筱說:“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媽媽給我無微不至的生活照顧。”理科狀元方清源說:“父母的作用非常大”。父母嚴謹,踏實,規律,給他起碼的尊重,使得他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是孩子成長的最重要環境。他們的父母給了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他們教育自己孩子時,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用愛,用尊重去管理孩子。高考猶如戰爭,他們的父母就像根據地,他們有了父母這塊愛的根據地,內心踏實,生活有保障,學習有動力,動力更持久,在高考中得以嶄露頭角。

二、自主學習,善於學習。

鄭辰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學習要“善於管理,制定計劃”。方清源也說父母的生活有規律,給了他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都知道,高考這一場戰爭,只有運籌帷幄,才能決勝於千里之外。也就是說在繁重的學習生活中要善於安排自己,制定長期或短期的學習計劃,每天時間安排都要有條不紊,因為精心的安排,能使生活學習有規律,學習起來循序漸進,也不會顯得急躁,學起來既輕鬆又愉快。

方清源還說學習要善於思考總結,遇到問題,要學會質疑。方清源說:“不要放棄思考的權利,把思考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讓我們要把學與思結合起來,不能一味的學習。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這個道理。其實,不論是理科或者文科,都善於把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使它們真正做到融會貫通,經常反思,善於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行質疑,然後直到弄明白。如果只做到一知半解,知其表,不知其裡,就是沒能真正理解。因此,我們學生學習都要多思考,多總結,多問些為什麼,這樣才能學得更深更透徹,高考才能取得更好成績。

三、文武之道,張弛結合。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就是告訴我們學習要勞逸結合,以此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兩位狀元愛好廣泛,方清源學習之餘,愛好打羽毛球,既能使自己的身體得到鍛鍊,又利用運動調節自己的學習狀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鄭辰筱愛好旅遊,初中就跑遍十二個國家,12歲便到美國旅學,既開闊了視野,又調節了自我學習狀態。當然,他們放鬆自我的前提是完成了自己的學習任務,或者說是繁重學習中的一項安排,不會影響學習大局。當他們放鬆之後,會有更充分的精力去學習。我們現在有些同學只知道讀死書,有些家長也害怕孩子打球或做自己喜歡的運動,耽誤學習時間,其實,如果學生能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不耽誤學習,這樣勞逸結合,學習效率才會更高,學起來才會不累,學習也不會顯得枯燥單調而乏味。

總之,總結,才會有所發現,尋找,才會有方向!願2019奮鬥在高考一線的老師們都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願我們2019參加高考的孩子們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績!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