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國千強鎮發佈!山東落後的原因找到了

近日,《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發佈,該報告是由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聯合,報告通過分析全國廣義上2809箇中小城市的GDP、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指標,評選出了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本次研究選取三個指標進行綜合比較,計算了建制鎮的綜合得分: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財政收入。

山東16地市112個鎮進入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佔比達到11.2%。

貌似還不錯?實則不然,數據會騙人!

一、“總量少”山東並不樂觀

2018年全國GDP,山東位列全國第3,僅落後於廣東和江蘇,身後的浙江排第4位。

而在2019年度全國千強鎮中,江蘇有201個,接近山東的兩倍,浙江也有157個、廣東有118個。

數量上,山東與其他3個競爭對手相比,佔不到任何優勢。

要知道,浙江的2018年GDP比山東整整少了2萬億,然而強鎮的數量更多。

二、“強中強”山東全面落後

仔細分析一下數據,就會發現,在千強鎮前100名中,山東僅有3個!

是的你沒看錯,相對的,千強鎮前100名中,廣東有31個,江蘇有30個!

你要是說廣東、江蘇GDP總量也排在山東之前,情有可原的話,那麼GDP排在山東之後的浙江有17個!

擴大一下範圍,千強鎮前200名中,廣東有52個,江蘇有60個,浙江有35個!而山東僅有10個!

山東排第一的,廣饒縣大王鎮僅排全國53名。

這個數據充分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山東經濟強鎮不夠強。

鎮域經濟:水大魚大

鎮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營經濟的實力。

一個魚池裡,有一兩條大魚很輕鬆,要把全部的魚都養的很大,比較難。既要飼料撒的均勻,又要適合每條魚的口味。

而鎮域經濟,是普通老百姓尤其是農村人口最容易吃到的魚。

根據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7661萬人,減少1312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

也就是,41.48%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農村。這些人的就業,除了傳統的農業以外,鎮域經濟成為重要的就業崗位來源。

鎮域經濟是促進小城鎮人口集聚的重要基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經濟發展了,小城鎮才對人口具有吸引力,才能促進產業集聚、人口集聚。城市化的進程中,如果小城鎮經濟可以,加上地理優勢,對於當地或者附近農民的吸引力應大於大城市。以中國沿海發達地區的廣大農村為例,正是藉助於鄉鎮企業的發展推動了城鎮化步伐,也成為人口淨流入的區域。

2019年度全國千強鎮發佈!山東落後的原因找到了

而山東,在2010-2016年,人口密度是下降的,人口外流明顯。

2017年,山東出生人口174.98萬人,死亡人口73.82萬人,常住人口增長59.19萬人。

做個簡單的加法,也就是說,2017年山東流出人口超過了41.97萬。山東流出的人口集中在哪,就集中在山東的農村區域。

先沒雞還是先沒蛋的惡性循環。人口的流出不利於經濟的發展,經濟不發展人口沒有就業崗位,流出更多。

2018年2月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指出,山東經濟總量,與廣東、江蘇的差距不斷擴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呈繼續擴大之勢。人口是發展的紅利,也是全國各地都在搶奪的資源。

怎樣吸引人才,再進一步,不僅僅是人才,還有農村人口,是擺在山東面前的一個大課題。

如何消化農村富餘勞動力是我們必須長時間內要面對的突出問題,鎮域經濟發展了,就能夠為當地的富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讓城鎮成為務工經商的農民新的就業平臺。加快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可以避免農村人口過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中城市就業壓力和社會管理的壓力。

鎮域經濟是促進小城鎮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促進產業集聚。

排名第2的廣東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以創新驅動“工業製造”加快向“工業智造”轉變:在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方面,機器人、3D打印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成功引入了華中數控“兩公司一研究院”項目以及世界機器人企業巨頭安川電機項目;與中科院廣州電子所達成合作協議,共建“廣東中科高新增材製造產業創新中心”,推動了機器人、3D打印等高端裝備產業集聚;在“互聯網+”方面,與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關村共同推動佛山建設“互聯網+智能製造”示範城市,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有色金屬、光電顯示、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家電、照明、陶瓷潔具等八大主導產業。

2018年獅山GDP達1049億元,同比增長6.3%,是廣東首個千億大鎮。這個GDP數字什麼概念,就是比山東的萊蕪市GDP都要高,當然現在萊蕪被合併了。

2019年度全國千強鎮發佈!山東落後的原因找到了

鎮域經濟是繁榮農村經濟的關鍵途徑

只有鎮域經濟發展,農業發展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體系才能不斷健全,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以及農業的基礎地位才更加鞏固,帶動農村的商業、生活服務業的發展,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鄉村振興不是一個孤立的振興,必須形成合力,這個合力的關鍵就在於鎮域經濟。

2019年度全國千強鎮發佈!山東落後的原因找到了

打造大城市圈,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固然沒錯。

但鎮域經濟強、鄉村經濟強,才能藏富於民,才能形成發展的深度。

千里沃野,如果山東的鄉鎮農村沒有了活力,山東發展後勁必然不足,千強鎮已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