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門當戶對就是這樣:三觀一致,精神契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生活是一種釋然,是一種閒致,然而這種生活的境界,鮮少有人能夠感受到。總會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因某一句話某一片景想起某個人。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湘靈何許人也?究竟什麼樣的人生情感經歷,讓他年近不惑之時,仍然堅守等待著佳人呢?

真正的門當戶對就是這樣:三觀一致,精神契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兩句膾炙人口的千年名句,在我們高中時代就已耳熟能詳。其實,這正是白居易嚮往的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愛情能夠長久。在當時,白居易十六七歲正值意氣風發之時,而湘靈也是豆蔻年華之際,兩人相知相戀,墜入愛河,怎知世事難料,白居易出生書香門第,而湘靈只是農家之女,封建等級思想根深蒂固,白居易的母親,堅決反對他們倆人在一起,為了阻止兩人見面,也為了家庭生活和白居易的前程,他母親就強烈要求他不得不離開家鄉浮離去江南落腳叔父家。雖然人已經離開,但是心仍在湘靈身上,在去江南的途中寫了《長相思》來懷念對湘靈的感情。

真正的門當戶對就是這樣:三觀一致,精神契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白居易與湘靈經過17年的相處,8年的相戀之情有多深,可是最終敗給了門當戶對的世俗觀念。在封建時代,人與人之間被分成369等,門當戶對是婚姻的一道枷鎖,大家閨秀可以下嫁風流之子,但是書香門第,堅決不能迎娶農家之女。在現代生活中,沒有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倡導人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出身貧寒而認為你低人一等,也不會因為出身高貴就覺得你高高在上,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如何,並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地位。但是門當戶對這個詞仍然被大家所提起,並且被一些人所重視。

真正的門當戶對就是這樣:三觀一致,精神契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比如說,當你告訴別人你戀愛了,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可能是他是哪人做什麼的,家裡都有什麼人,父母是什麼工作。其實,這些問題,就是想側面的瞭解兩家有沒有差距,是否門當戶對。但隨著科學的發展,知識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步轉變,門當戶對以前只重視的是貧富,身高,年齡,外貌的差距,而現在更注重精神思想價值觀層次的差距。 現在的門當戶對更注重的是兩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對生活是否有相同的價值觀,審美觀是否有相近的生活品位。如果兩個人在一起沒有共同話題,對人對事的思想和方式,彼此不認可,不能理解,不能包容,出現矛盾的時候只有互相指責,那這樣的,就不能算是門當戶對。因此,兩人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相似的人生觀,價值觀,能以相似的目標並肩同行,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真正的門當戶對就是這樣:三觀一致,精神契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兩個人有緣相識相知相戀是最美好的事情了,真愛是婚戀的基石,有真愛的感情才會幸福,外在條件下的門當戶對不應該成為阻礙愛情的絆腳石。若是雙方及雙方家庭都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支持,給予婚戀自由的權利,又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又有多少相愛的人才不會被門當戶對阻礙呢?

真正的門當戶對就是這樣:三觀一致,精神契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其實真正的門當戶對就是這樣,三觀一致,精神契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