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灣 金沙灘

月半灣 金沙灘

大門島觀音礁去過有幾次,但真正去沙灘玩過不多。以前渡船從洞頭本島開往大門島,有過三個停靠點,潭頭、烏仙頭、觀音礁三處碼頭。現在,潭頭碼頭作為定點停靠碼頭,再也沒有航班經過島上觀音礁和烏仙頭東西兩處碼頭作為上下客點。

月半灣 金沙灘

月半灣 金沙灘

“觀音礁”,因為村東頭岩礁有一處極像觀音菩薩形象而得名。經過歲月風化,即便是當地人,也極少親眼看到過這處象形的礁岩,但地名就一直延襲下來。傳說觀音菩薩北上找尋她的修煉道場,途經大門島,看到這裡海天一色美景,七十二座山峰如蓮花般貯立在島上,她想在這裡定居下來。可是數來數去卻只數到七十一座山峰,原來她忘了數自己站立的山頭,只好北上舟山選了修煉道場。後來,菩薩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就將自己的金身化為一座礁岩守護著大門島的東大門。

月半灣 金沙灘

月半灣 金沙灘

觀音礁村海灣如一彎月牙,金色細膩的鐵板沙如鑲在月牙上的金子。漲潮時分,由於海灣出海口小於金沙灘,海浪到了沙灘,流速就變得緩慢。海水輕拍著沙灘,如母親親吻著懷裡熟睡的嬰兒,輕柔柔的,悄無聲息的。因為這一灣沙灘,觀音礁出名了。大門大橋通車以後,慕名前來沙灘衝浪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帶動了這裡的旅遊消費。民宿開起來了,餐飲酒店,海鮮排檔,一家跟著一家開起來。碼頭邊,修起了一座觀景棧道,這棧道,有著大門特色,上邊蓋起屋頂,成一座廊橋。棧道上,有許多文字留言,說出了遊客的心聲。“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做一棵海草海草 隨風飄搖”。“橋”下岩石上,兩個相框造型是網紅打卡點,遊客們到了這裡,無不以海灘為背景,留下一張張靚照。

月半灣 金沙灘

漁民出海捕魚的小船回港,漁婦開著電動三輪車去碼頭接船。桶裡幾條剛捕來的鱸魚、鯔魚打起了水花。這些魚兒一點都不愁賣,一下就被人搶光了。疫情警報還未解除的當下,沙灘鮮有遊客前來,靜謐的沙灘上沒有一個腳印。一個媽媽帶著倆孩子走向沙灘,打破了海灘的沉寂。孩子們脫了鞋,挽起褲管,光著腳丫試著去逐浪。海水有點涼,小腳丫踩在沙灘上卻是柔柔的,綿綿的,像小草在腳底撓著癢癢,有趣極了。沙灘邊一長列的遮陽棚被冷落了,沒有一個遊客在這裡休憩。要是在夏日旅遊旺季,這裡人聲鼎沸,海灘上游客像下餃子一樣,人們逐浪戲水,消暑解乏,或者日光浴,月亮灣沙灘成了人們不二的選擇。騎個海上摩托艇耍帥一下,或者乘坐遊艇在海灣漂起來,哇,那感覺一定酷斃了。穿上橙色救生衣,戴上墨鏡,這行頭,妥妥的大佬模樣。膽大的來,膽小的就在沙灘邊遊弋戲水吧。玩夠了,住在民宿裡,到海鮮排檔吃最新鮮的海貨,呷口冰啤,想想人生也不過如此美好罷了。

月半灣 金沙灘

海灣另一頭,岩石上嵌著一彎藍色月牙,星星狀的孔洞裝飾起來,這便是月亮灣沙灘的標識吧。月半灣,金沙灘,這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讓“月亮灣”的名字蓋過了“觀音礁”的名氣。沙灘音樂會,外籍歌手來這裡與遊客一起狂歡。篝火晚會,和著皎潔的月光,天上的月亮,與人間的月亮灣,一起來一場天地聯歡。歌聲響起,燈光閃爍,曲未散,人未眠,這裡是歡樂的海洋。

月半灣 金沙灘

天時,地利,有了這兩樣,人和就只是時間問題了。大門大橋與大陸的連通,讓島上最東邊的觀音礁村子,也成了一處讓遊客趨之若鶩的休閒度假勝地。月亮灣,好浪漫,帶上你的另一半,來這裡戲水逐浪。

文:溫州旅遊體驗師曾香琴,筆名雨山禾子,喜好山水的洞頭草本女子。熱愛自然,亦關心人文。音樂為伴,文字為伍。有時間到四處走走,身體力行,與心靈共鳴。

圖:溫州旅遊體驗師周建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