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人要像樹一樣活著

人要像樹一樣活著,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但是隻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活著死了都有用。

這段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學者們,同時也激勵著俞敏洪自己。回顧俞敏洪的成長曆程,要從60年代說起,1960年俞敏洪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葫橋村,一個標準的農村人,那個年代只有上學是唯一的出路,和大多數小孩一樣,在學習上無不是頑強拼搏,不拋棄,不放棄,即便如此,197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他還是落榜了。由於從小生活在農村,深知農村人的艱苦,選擇了留級,北大的夢想一直促使他不斷前行,無奈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1979年,第二次參加高考又落榜了。這依然沒有打垮他,不願接受命運的安排,憑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又複習了一年,終於,在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參加高考,順利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

俞敏洪:人要像樹一樣活著

就在俞敏洪踏上北京報道的路上,全村人為他送行,讓他第一次感受原來自己這麼重要,心中萬分激動,一直以此激勵自己要像樹一樣活著。剛入北大校園的俞敏洪感到自卑,不會說普通話,英語聽力不好,只得每天背英語單詞,1985年,正式畢業於北京大學,在五年的北大生涯中背了8萬個單詞,在北大留校當了英語老師。

1986年,中國突然興起出國的熱潮,這一下刺激到了俞敏洪,他知道繼續留在北大教書,將會失去留學的機會。

為了能夠賺夠出國留學的費用,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俞敏洪的腦子裡閃現出來。給別人打工,還不如給自己打工,1990年,俞敏洪開始做英語家教,由於打著北大的名義,屬於私自辦學,以影響教學次序,而被學校處分。

1993年,俞敏洪憑著自己做過培訓老師,毅然縱身入海,騎著一輛三輪車,從北大辭職,在中關村創辦了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當時只有10平米的規模。俞敏洪瞭解參加培訓的,一心都是奔著出國留學去的,為了儘快找到學生,到處貼廣告,開免費講座,一步一步突破學生的心理防線。靠著樸實的手段,逐漸贏得了學生的信任,直到1995年,新東方的學生已經發展到了一萬五千人,幫助了一批又一批的的學生出國留學,隨著新東方的不斷壯大,而他自己已經不再考慮出國了。

2003年,新東方學校註冊成立了新東方教育集團,俞敏洪身兼董事長和總裁職務。2006年9月7日,新東方在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正式上市。

從一個十幾個人的培訓機構到美國上市公司;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青澀少年,到新東方的最高負責人;他不斷用他的故事激勵著年輕人,不斷幫助那些農村地區的孩子,讓他們接觸到新知識,新思想,因為他相信一個人也能改變這個世界。他說:人的生活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你儘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他產生痛苦;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他就是俞敏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