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上的小鎮

作者簡介: 陳春生,筆名;春風,網絡作者,成長在甘肅武威,曾工作在蘭州鐵路局武威南機務段,現在上海鐵路局合肥機務段。文章常在網絡,報紙,微信平臺上刊登作品《鐵路人的守望》、《烏鞘嶺下馬蘭花》、《善良的謊言》、《生活中的喜劇小品》、《絲路明珠·古城涼州》……等

西部絲路上的小鎮·武南

因一條鐵路的誕生而有了小鎮,小鎮也因鐵路的需要而存在。

這裡曾經是一片荒野,大漠戈壁,雄渾的祁連山,騰格里大漠和那一條古老的路;絲綢之路。

小鎮,回憶總是甜蜜的,記憶總是永恆的。我卻不敢走得太近,怕一下子驚走了昨日的記憶,也不敢回去看一看,怕再也找不到了心中的思念。那些舊日裡曾經熟悉的氣息卻又令我不能忘卻。小鎮,這裡有我的親人,朋友,同學,我曾經工作和學習過的地方,我生活和成長的地方。讓我一次次在夢中悄悄地想起,又一次次在夢醒後悄悄地離去。

絲綢之路上的小鎮

小鎮離絲路明珠的古城武威城區二十公里。小鎮只是武威市涼州區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商店、酒店、文化宮、醫院,大城市有的小鎮都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鎮因蘭新鐵路的建設而有了它,一個因鐵路而生的小鎮這也是它和其它的小鎮區別,由於小鎮上的人都是當年的鐵路建設者,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這些五湖四海的人們紮根在了這裡,使這裡成了中華文化的大百科全書。走在小鎮上,隨時都能聽到那操各種口音的小鎮人,這裡民風淳樸,各地方的飲食文化及各種風俗文化在這裡紮根開花,讓人既感到生活在武南小鎮,卻又像走進中華文化館。

漫步小鎮街頭,頓時感覺時間翻轉,回落到了那個少年時代,回到了那個久遠的小鎮。分局和各單位門前大紅的燈籠飄揚的紅旗眏紅小鎮,宣傳站每天早中晚的廣播,每日捷報飛傳。一列列火車進出小鎮車站,汽笛的鳴叫,各種口笛信號,編組場車輛制動時發出的聲音以及各單位機器轟鳴,組成一個巨大的交響團。

絲綢之路上的小鎮

小鎮是一個靚麗的風景線,全國各地小鎮都有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也許會是充滿了西方傳統文化的溫馨小鎮,也許會是像中國南方那種清秀古樸小鎮,總之每個地方都有著不一樣的特色,你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氛圍,武南小鎮是一個鐵路小鎮,到處充滿著鐵路氣息,鐵路文化宮那裡曾是小鎮鐵路人快樂的天堂。曾記得為了看露天電影搶個好位子,中午大家就要提前搬好凳子來佔位子,到了晚上這裡擠滿了看露天電影的人們,裡三層外三層。每當節假日,這裡人如潮湧,尤其是每年春節和正月十五,鐵路分局舉辦的焰火晚會,吸引了城裡及周邊的百姓來小鎮觀燈賞焰火,春風陣陣裡,擠滿了前來觀燈看焰火的人們,可謂人山人海。 漂亮的禮花,綻開,落下,一瞬間的美麗,一瞬間的光彩。那一刻,整個小鎮都屬於它們,整個小鎮隨著它們的綻放而光彩一瞬,美麗的煙花,寄託著小鎮鐵路人美好的期望,幸福的明天。歡笑聲傳到了小鎮的每個角落,幸福的笑容溢於言表。

絲綢之路上的小鎮

位於小鎮中心的街心花園,是小鎮繁榮時每年燈會的聚集地,鐵路各單位制作的花燈在這裡聚集,堪稱為燈的海洋, 此時的街心花園張燈結綵,來此觀燈的不僅是小鎮上的人,有附近鄉村的老百姓,還有從城裡開車來的男女老少,熱鬧極了,各種色彩的燈籠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花燈式樣繁多,造型美觀,新穎別緻,這些花燈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彰顯各單位工作性質的廣告燈,有吉祥如意的荷花燈,有舞姿婆娑的仙女燈,有紅彤彤的霓虹燈,有色彩鮮豔的孔雀燈……把小鎮打扮得絢麗多姿,給小鎮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小鎮此時燈光輝煌,人聲鼎沸。漫步在這燈的世界,細細觀賞,栩栩如生的年年有魚燈,形象逼真的十生肖燈,古樸典雅的宮燈——各式各樣的燈籠造型優美,裝飾考究,做工精細,真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絲綢之路上的小鎮

走在小鎮的馬路上依稀記得每年過春節時各單位集起一支支的花車社火隊,各單位制作編排的花車遊行,熱熱鬧鬧的社火大秧歌,各單位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都是花車、社火、秧歌的參與者,各種由汽車裝飾製作的色彩繽紛的花車;有十二生肖花車,有火車造型的花車……還有劃旱船、扭秧歌、踩高蹺、舞獅子……。那高蹺上的豬八戒一舉一動滑稽可笑;玩龍燈的隊伍激情萬丈。表演者和鑼鼓聲,鐵路人的歡笑聲和助威聲匯成動人的交響曲,這支交響曲一直從初一到十五,帶給小鎮上的鐵路人熱鬧、祥和、喜慶、歡樂。小鎮鐵路花車、社火、秧歌是來自各地鐵路人,是各地方節日風俗文化的薈萃,形成了一種鐵路人的春節文化習俗,更是一種親如一家的溫馨在心中流淌。

由於鐵路的關係,鐵路分局設在此處,所有過往的客運列車都要在小鎮車站停留,列車員換乘,補水及車輛檢查,這一切,給小鎮商業帶來了空前的熱鬧與繁華,一些南方時髦的時裝,電器、電子產品、音像製品帥先進入小鎮,這裡曾被城裡人稱為“小香港。”小鎮曾經熱鬧過,繁榮過。隨著鐵路的改革撤局並段使這裡顯得衰敗和凋蔽。

絲綢之路上的小鎮

如今的小鎮雖失去了往日的熱鬧,但卻並未失去其華貴,清晨,伴隨著戈壁大漠的日出,小鎮的空氣中充滿了時光沉澱的醇厚,以及從麥田玉米地中汲取的精氣。呼吸著田野裡那帶有農作物清香的空氣,來到菜市場,小商販面帶微笑,甜言蜜語,你不買點都不好意思。賣小吃的攤點更熱鬧,一個小煤爐,一個小鍋,幾個小板凳,周圍擠滿了趕早市的小鎮鐵路人。一碗羊肉泡,一碗豆腐腦,一碗涼麵,一碗麵皮子,一個油炸糕......他們會吃的津津樂道,這就是小鎮鐵路人簡單樂觀的生活。小鎮的市場每日菜農出出進進,商販們呟喝的聲音,討價還價的聲音,閒聊說笑的聲音,汽車鳴笛的聲音,要價砍價吵鬧喧天。只把小鎮塞得滿滿的。那時會覺得小鎮實在太小了,盛不了這麼多的繁華和熱鬧。不過熱鬧也只有半日。過了中午,集市散去,小鎮重歸安靜。此時,喧囂和繁華都謝幕了,曲終人散後的安靜,驟然讓人心中泛起一種寂然和荒涼的意味。

絲綢之路上的小鎮

傍晚,藉著晚霞的餘暉漫步在這座寧靜、祥和的小鎮。雖處大漠戈壁但路兩邊的槐樹卻生機盎然,可以想象當春天槐花盛開時小鎮一定沉醉在花香中。平淡又平靜的小鎮演繹著都市所沒有的故事。伴隨著和煦的涼風,小鎮的夜晚到處又瀰漫著動聽的舞曲。鎮上的男男女女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小鎮街道兩邊,街心花園或空曠之地,開始活躍起來了。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昏黃的路燈下,下象棋的打撲克的。不管有沒有舞者,高分貝的音響早已把動聽的音樂送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聽到音樂的人們三三兩兩走過來。漸漸地,人越來越多,有跳舞的,有散步休閒的行人、有下班晚歸的人們駐足圍觀的人們,舞者自然是這裡的主角。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們,因舞而聚集到一起,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小鎮鐵路人用他們粗獷豪邁、毫不做作矯情的舞姿,舞出了自己的最愛,舞出了人生的精彩,跳去一天的疲勞,跳出快樂的心情。

絲綢之路上的小鎮

跟同學聚會完已是半夜。靜寂的夜空中繁星閃爍,這裡的夜晚,不似城市的燈火輝煌,沒有喧囂的車水馬龍,有的是路燈下的一片天地,馬路兩邊的樓房中幾縷燈光從住戶家透出來,暈染出一片柔和,尤其是昏黃的路燈在夜色中更添一股柔和。遠處不時還可以聽見青蛙的叫聲,這樣的夜晚蛙鳴更添一絲情趣。最愛的是那小鎮靜謐的夜空,繁星陪伴著享受這份安詳;最愛的是那田野中昆蟲蛙鳴,田園氣息陪伴著享受這份寧靜;最愛的是那列車進出站的笛聲,彷彿天籟之音陪伴著享受這份涼爽夏夜。靜謐的夜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彷彿沉浸在銀色的月光之中,烘托出一片溫暖,使人不禁想起唐朝詩人王翰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優美詩句。

又是一個清晨,陽光照進這個小鎮,鍍上橘紅色的一層,小鎮籠罩在美麗的油畫中,偶爾的列車汽笛鳴叫聲,還帶著昨夜夢裡的亢奮,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匆忙地追趕著時鐘上的指針,忘卻喧囂的俗塵,我揮手告別小鎮藍天白雲,告別曾經生活學習工作過的小鎮,告別親朋好友,告別那同窗共讀的老同學,從小鎮出發登上南去的列車奔往另一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