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籌”類求助為何大多出現在農村?

“輕鬆籌”類求助為何大多出現在農村?


近一兩年來,“輕鬆籌”、“水滴籌”等醫療費用眾籌模式頻繁在農村的出現, 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我擬從農村社區轉型的角度透視發生的原因。為了方便探討,後面將這類眾籌模式統一簡稱為“輕鬆籌”。

“輕鬆籌”類求助為何大多出現在農村?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一定社會的基礎是該社會的經濟關係的體系,即生產關係的總和,主要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分配關係三個方面。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首要的、決定的部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是互相聯繫、互相作用的。經濟基礎派生和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農村社區是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規模較小、社會結構相對比較簡單、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域性生活共同體。對“輕鬆籌”的探討自然也離不開對農村社區經濟基礎、人口聚居規模、血緣與地緣關係、社會結構等的探討。具體分析如下:

經濟結構的變化是誘致“輕鬆籌”使用的關鍵。輕鬆籌的出現是農村社區發展變化中的一個微觀縮影。傳統的農村社區以第一產業為主,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使得農村社區的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農村的勞動力逐漸的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第三產業,而第二、第三產業大多不在自己所在的社區,使得人們從土地上轉移出來離開自己所在的社區。農業生產是自然再生產與社會再生產的統一,這種自然性意味著極易受到自然地理、氣候條件等的影響,社會性體現為長期以初級農產品一直處於“價值鏈”的低端,大多數農產品需求缺乏彈性,獲利空間比較有限。農民在遭遇突發重大疾病時,以農業收入為主的家庭或“侵入現金經濟”比較低的家庭經濟承受能力自然比較有限。而進城變成居民或有穩定工作的農民則擁有相對穩定的工作收入和比較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在遭遇突發重大疾病時的經濟承受力整體會更強一些。這些使得原居住於農村且依託第一產業的農民極有可能向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生產的老鄉請求援助。

“輕鬆籌”類求助為何大多出現在農村?


勞動力就業結構發生變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分工的加快以及勞動力的流動,

使得人們對第一產業的依賴會呈現大幅度下降,進而轉向第二、第三產業,外出務工人員的流動和增多,使得同質性的農民逐漸分化為異質性的群體。農民從同質性的個體轉化為異質性的個體,從農村轉向城市,農民對農村的依賴程度降低。隨著“離土不離鄉”到“離土又離鄉”的增多或轉變,使得農民之間的交流因為缺乏農業生產的互助而變得減少,因為空間距離的增加而使得近距離的溝通、交流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農民之間異質性的存在,使得農民與農民之間的共同交際空間不斷壓縮,信任程度不斷下降,久而久之人們之間因為信任缺乏而產生的心理疏離感會彼此增強,使得即便同村鄰居在遭遇困難時有時也很難獲得幫助。這種幫扶可能性的降低,使得原來居住在村子的農民不得不通過其他方式來籌措資金,而“輕鬆籌”“水滴籌”等是其選擇的重要方式。

家庭結構的變化。傳統的農村社會以主幹家庭和聯合家庭為主要形式。改革開放後,主幹家庭主要承擔者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的主要責任,主幹家庭是農村家庭的穩定的結構形式。而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父子家庭的分開以及子女自我意識的增強使得核心家庭的數量增多,而聯合家庭減少。這種核心家庭的增多看似使得家庭經營的靈活性、自主性、獨立性增強,但是相對於聯合家庭,這種家庭的抗風險能力會下降,尤其是非體制內家庭主要勞動力的勞動能力的喪失,加之醫療保障的有限性,使得這樣的核心家庭極容易陷入被動。家庭主要成員靠不住、醫療“過濾性”報銷的存在,使得這樣的核心家庭只能依賴外部給予援助, 自然,尋求“輕鬆籌”是一條緩解核心家庭醫藥費用高支出壓力下的被迫選擇。

“輕鬆籌”類求助為何大多出現在農村?


人際關係的變化。社會的轉型,使得傳統農村社會中建立在血緣和地緣關係基礎上的人際關係不再是僅僅侷限於熟人的信任,而是顯現了現代性的特徵,突出表現為經濟利益交換趨勢明顯、人際關係理性化、功利化突出、業緣關係的重要性增加。市場經濟對農村社區的滲透使得人際關係處理的方式自然也發生了變化,依託於第一產業的農民只能被動的參與市場,接受既定的價格,難以擺脫“穀賤傷農”的陷阱。而相反,已經進駐城市或已經落戶的農民,大多擁有相對比較穩定且比在家務農的農民更高的工資收入,使得在遭遇重大疾病意外時抵禦風險的能力更強。通過對微信、QQ 朋友圈“輕鬆籌”鏈接的觀察不難發現,這種鏈接既見於建立在血緣、地緣關係基礎上的熟人關係的朋友圈,也見於建立在業務關係基礎上的同事的朋友圈。

“輕鬆籌”類求助為何大多出現在農村?


人際互動方式的變化。傳統社會的人際互動主要是建立在情感基礎上的熟悉情景的互動或混合式互動,而互聯網新媒體、自媒體的發展,使得人們傳統的人際“線下”互動轉向“線上”網絡互動,這種互動的超時空性、匿名性、符號性以及自由性的存在,使得平凡的個人也可以藉助網絡實現互動,為“輕鬆籌”捐贈模式的出現,提供了技術支撐。回到現實,“輕鬆籌”在微信、QQ 朋友圈的分享,在大多數時間,實際上捐款人並不知道被捐款人是誰,但是因為對分享人的瞭解或者出於憐憫、同情、共情之心的存在,使得即便未見被捐款人本人或者家屬,我們也會慷慨解囊,儘自己綿薄之力來“挽救”生命,盼望對方早日康復。利用互聯網的這一優勢,使得“輕鬆籌”即便被分享到一個陌生的群中,因為“人性的弱點”的存在,使得獲得捐贈成為可能

總之,“輕鬆籌”的出現與使用,一方面,為農村,也包括城市弱勢群體提供了一條獲得醫療資金捐贈的機會,通過“大家”資金眾籌的方式解決“小家” 資金的短缺,有效的降低了單個家庭的支出壓力,儘管獲得捐贈的資金多少有時並不可控;另一方面,從一定程度上講,說明農村社區在實現轉型,傳統農村社區共同體的互助功能正在走向衰微,試圖通過農村社區內部主體之間的互助獲得支持的經濟基礎、社會基礎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這些也召喚著國家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實現農民增收、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以及積極重塑農村社區共同體等途徑來化解農村弱勢群體的醫療支出壓力。


網絡筆名:索朗扎西

作者單位及職務:西華師範大學教師

主要研究:農業經濟與基層政府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