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媽媽對話|每一個創造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1. 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昨天晚上帶小寶出去玩,由於小寶自己在操場上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我於是就和同事一起走路散步,鍛鍊鍛鍊一下身體。

散步過程中,我由於之前聽其他同事說過這個同事的孩子非常優秀,在上海有一份特別好的工作,我於是就請教她是如何做到的。

好心的同事於是毫無保留地給我分享了她的育兒經驗,她是這樣對我說的:我家孩子主要是從小喜歡閱讀,我給她買了很多書,其實也花了不少錢。那時只要是她喜歡看的書,我都買。像《讀者》、《兒童文學》等等這樣的雜誌,我們都是一年一年的訂。我家真的有好多好多書。

同時,我女兒也很喜歡做摘抄。只要她看到好的句子,就會拿筆記本摘抄下來,到現在家裡都還有很多她當年做的筆記。

後來到了高中,她學習比較忙,平時看書時看到的好句子用筆畫下來,然後我就先幫她輸入到電腦上,接著再打印出來。

也正是因為要幫她輸摘抄內容,而我寫的字比較醜,也寫得慢,於是我就去學習五筆輸入法。在那個年代,像我這個年紀,會五筆輸入法的媽媽真的沒有幾個。但我也是被逼出來的,或者說我是在跟著女兒一起成長

還有,我不會打撲克和麻將,平時在家有時間就是自己看看書或者陪女兒一起看書。孩子由於經常看到我們父母看書,所以她也就看書。這樣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閱讀習慣。

後來再大一點,她由於看書多,所以寫作文筆也不錯。

當年高考成績,她除了北大清華不能上,其它任何學校都能上。她自己原本是想報考浙江大學的新聞系,計劃畢業後做一名記者,不過我們家長不同意。無奈退而求其次,她就想當一名律師,於是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去了上海的華東政法大學。

研究生畢業那年,她也是由於讀書時經常寫作發表文章,因而獲得各種加分,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考取上海某知名單位。

……

莫言曾經說過:

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從來都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來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刻畫進孩子的血肉裡的。

生活裡不存在從天而降的幸運,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

有的只是千般投入、萬般辛苦後的得償所願,苦盡甘來。

與成功媽媽對話|每一個創造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2 哪有什麼十項全能,只不過是為了孩子,父母們都變成了超人。

聽到我的同事說她當年為了幫女兒做摘抄而去學習五筆輸入法,所以才有了她後來由於熟悉電腦操作當了一名會計,我於是又想起早兩年網上一則特別勵志的新聞——《45歲媽媽和女兒考上同一所大學》。

哈爾濱的吳女士,在女兒上高中以後,就放棄了自己了工作,專門在家安心陪讀。

為了能夠了解女兒的學習情況,吳女士在女兒高三的時候,也陪著女兒一塊看書、做題。

漸漸地吳女士發現,高中的複習知識,自己已經能夠掌握了很多,於是她在女兒的鼓勵下萌生了考大學的想法。

果不其然,吳女士以高出文化課100分的成績,考上了溫州大學服裝設計專業。

也許這只是個個例,但為了孩子,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真的練就了十項全能。

知乎上曾有個問題:為了孩子高考,你幹過哪些喪心病狂的事情?

從小到大,我媽做飯可難吃了,為了讓我高三吃好喝好,她去考了個國家二級廚師證,那年,我胖了50斤。 @春霖

高中三年,我爸每天下班吃過晚飯,都會開車去學校門口等我下晚自習,突然有一天高考結束了,爸爸變得特別不習慣。 於是每天這個時候,他都會去外面拉滴滴給自己掙個菸酒錢。 @ 大烏賊

雖說看起來幽默,但這背後卻是父母對於子女那份愛。

哪有什麼十項全能,只不過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為了孩子,才讓父母們變成了超人。

把時間放在雙臉上,成就了美女。

把時間放在學習上,成就了智慧。

把時間用在市場上,成就了經營。

把時間用在家庭上,成就了親情。

把時間用在牌場上,成就了賭徒。

把時間用在孩子上,成就了學霸。

時間是公平的,用心在哪,時間在哪,行動在哪,收穫就在哪!

與成功媽媽對話|每一個創造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3.每一個創造出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今年高考成績出來後,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就霸屏了微博。

他以語文14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290分,裸分730分獲得了廣西省總分第一名。

同時,他還創下了廣西自恢復高考以來,理科總分最高分的歷史記錄。

與成功媽媽對話|每一個創造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早在去年,楊晨煜就已經在第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總決賽上,以廣西省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廣西省唯一的一塊銀牌。

與成功媽媽對話|每一個創造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然而重點是:學霸成績好就罷了,顏值還在線,就連文體愛好也很廣泛。

楊晨煜是羽毛球社的副社長,參加過學校的足球聯賽,對書法和畫畫也有濃厚的興趣。

與成功媽媽對話|每一個創造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楊晨煜書法作品

網友紛紛感嘆: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當記者電話採訪楊晨煜的媽媽,請求分享養育孩子的經驗時,他的媽媽是這樣回答的:

孩子肯定要從小培養,所有的習慣都必須在他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全部幫他打好。

監督孩子習慣養成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但你還是得時時刻刻監督著他,留意著他。

只有小時候定好型,後面的路才好走。

父母自己也要自律,而不是像現在很多人一樣,丟個手機給孩子就OK了。

……

的確,我們深以為然!

這世上從來沒有毫無理由的橫空出世,所有的教育都是寂寞的,只有耐住寂寞堅定不移,育兒路上才能看到曙光。

每一段腳踏實地的努力,都是通往更高一級的人生軌跡。

每一個創造出奇蹟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