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太監被叫將軍,總感覺有些違和,叫公公更好

一個太監,叫成“某某將軍”,總感覺違和感十足,總感覺叫“某某公公”最舒服,難道是我不瞭解歷史嗎?唐朝有一位詩人,他也是曾經做過官,他叫賀知章,而在電視劇當中叫做何執政。我們一會要說的郭利仕是在歷史上叫做高力士,這是唐朝有名的一位宦官。

郭利仕是皇帝跟前的紅人,除了皇帝自己瞭解自己,第二個瞭解皇帝的就是郭利仕,只要皇帝的一個眼神,郭利仕就知道皇帝接下來要做什麼?皇帝需要做什麼?所以說我很多人都巴結郭利仕,想從郭利仕那裡討去一點好處,得到皇帝的信任或者是其他東西。他本人也是特別的聰明,他知道自己該站的隊一定不能落下,但是千萬不能站錯隊。

《長安十二時辰》太監被叫將軍,總感覺有些違和,叫公公更好

因為小編不怎麼了解歷史,可能平時聽到看到接觸到最多的就是明清時候的太監,但是唐朝時候的太監和明清是不一樣的。

明清的太監就是純內官,官職和品級走的都是內官體系,但是唐朝時候還沒有建立這個體系,包括宋朝也沒有,所以明朝之前的太監宦官皇帝要給他官職的話就是跟一般大臣是一樣的。

北宋的童貫也是宦官,但是還當過太尉、封過郡王,水滸傳裡都稱呼他童太尉

高力士,驃騎大將軍

楊思勖,輔國大將軍

程元振,驃騎大將軍,這些都是唐朝太監

《長安十二時辰》太監被叫將軍,總感覺有些違和,叫公公更好

高力士,幼年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唐玄宗統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於曾助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為了過審,把高力士名字改了而已。

唐朝的太監,和明朝的太監,再和清朝的太監,除了沒有小勾勾,其他都是不一樣的,唐朝的太監基本上是歷朝最狠的。肅宗在東宮,兄事力士,它王、 公主呼為翁,戚里諸家尊曰爹,帝或不名而呼將軍。左岸的天下第一武將裡,我記得楊思勖也出場了,雖然第一輪被淘汰

《長安十二時辰》太監被叫將軍,總感覺有些違和,叫公公更好

唐代宦權比明代吊多了,廢立皇帝都很正常。高力士這個將軍實打實的,確實是實打實的。唐朝太監有軍權,可以廢立皇帝,唐朝的太監狂野程度遠在其他朝代之上。明清太監是純內廷官職,之前太監也可以在朝廷上當官的,水滸裡童貫的稱呼是樞密相公

《長安十二時辰》太監被叫將軍,總感覺有些違和,叫公公更好

李隆基時期開始太監就開始掌管禁軍了,到了他兒子代宗時期太監不只是禁軍,全部軍權都在太監手裡,後來逼反了李光弼,壓制了郭子儀,留下了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兩個舊部成為了獨立的節度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