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三大豪華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

帝王陵墓,包括陵墓及其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我國從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歷時三千餘年,其間,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和地方政權,共有帝王五百餘人。所以我國的帝王陵寢不僅數量眾多、歷史悠久、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而且佈局嚴禁、建築宏偉、工藝精湛,具有獨特的風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筆者就來談談至今還保存完好的三大豪華帝王墓,但是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

1、不敢挖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中國歷史上三大豪華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中國歷史上三大豪華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秦始皇陵的核心地帶,由於陵墓中機關重重,歷代盜墓者都拿之無可奈何(據現代考古專家考古發現,秦始皇陵地宮保持完好,未曾被盜),而當今的文物修復手段不夠先進,為了保護秦始皇陵中的文物,秦始皇陵的核心地帶依舊不敢開挖。不過秦始皇陵中擁有著價值連城的寶物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甚至有人猜測,也許上古至寶“九鼎”可能也被秦始皇藏在了秦始皇陵之中。

2、挖不動的帝王陵墓——乾陵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中國歷史上三大豪華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由於當時唐朝國力充盈,加上武則天的大力支持,所以乾陵建設的豪華無比,各種陪葬的寶物數不勝數,加之乾陵是以山為陵,不但雄偉壯觀,而且堅固無比。乾陵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中國歷史上三大豪華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


唐朝末年,黃巢動用了四十萬大軍盜掘乾陵,結果卻無功而返。五代時期,溫韜大肆盜挖唐帝王陵,很多唐朝帝王陵被其挖掘,但唯獨乾陵因為堅固的緣故得以倖免。民國時期,國名黨將領孫連仲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加上炸藥的幫助,依舊拿乾陵沒辦法。乾陵也因此成為了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主墓沒有被盜的皇陵。

3、找不到的帝王陵墓——成吉思汗墓

成吉思汗(即孛兒只斤·鐵木真),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蒙古帝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取名為鐵木真,從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開始,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頒佈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1227年,興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中國歷史上三大豪華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


成吉思汗在世期間,打敗了無數的對手,征服了遼闊的土地,在他征戰期間,作為勝者自然少不了對敗者一方進行一番燒殺搶掠,因此成吉思汗在此期間收颳了無數的財寶。

可是這些財寶,隨著成吉思汗的逝世,也隨之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很顯然是成吉思汗將它們都帶進了他的陵墓之中。

蒙古貴族實行秘密安葬習俗,據史料記載,貴族死後不起墳,埋葬之後“以馬揉之使平”,然後在這片墓地上,當著母駱駝的面,把子駱駝殺死,淋血在地上,然後派千騎士兵守護。來年春天,草生長茂盛之後,士兵遷帳撤走。如果要祭祀,就拉著那隻母駱駝引路,但見母駱駝悲鳴之處,就算是墓地了。

中國歷史上三大豪華帝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


目前,考古專家對成吉思汗墓地的圈定位置,比較認同四個地點: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於蒙古國的杭愛山;三是位於中國寧夏的六盤山;四是位於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境內的千里山,但至今尚無定論。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事實上,元朝皇帝的陵墓至今還未被找到過),好似人間蒸發了一樣,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大謎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