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本地蔬菜的大戶 如今遭遇銷售難

一個多月來,作為市菜籃子工程基地,位於定海區幹石覽鎮的浙江鴻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大食品)收購了300多噸本地蔬菜,有效地解決了我市蔬菜基地、菜農“賣菜難”。不過,該公司的主打產品速凍蔬菜,卻受疫情影響遇到銷售難情況。近日,該公司致電“晚報110”熱線,希望我市有關單位或市民幫他們消化一些。

只進不出,倉庫滿負荷

在生產車間,工人們將從蔬菜基地收購來的新鮮蔬菜,進行環切、清洗、漂燙、冷卻、速凍等工序。這樣一條生產線每小時可加工3噸蔬菜。

“5月到8月,是我們加工高峰期,如今倉庫已滿負荷。”鴻大食品副總經理李振生說,冷庫裡有30多個蔬菜品種,包括當季的上海青、芹菜,還有反季節的西紅柿、苦瓜、冬瓜等約3000噸,如果再不去庫存,公司將無法正常週轉。

受疫情影響,本地菜農蔬菜滯銷多,鴻大食品收購得多,加工量比去年翻番。而往年這個時候,速凍蔬菜正一車車往外運,主要銷往全國各大高校、企事業單位食堂和遠洋漁船等。如今,之前合作的高校還沒開學,年後至今鴻大食品還沒有外地訂單。

安全營養速凍蔬菜優勢多

“從田間收購的蔬菜,首先要通過農殘留、微生物、重金屬檢測,確保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李振生告訴記者,進入車間的蔬菜,經過沸水殺菌後,快速冷卻,再進入冷凍機,15分鐘內完成零下18℃的快速凍結,這樣才能鎖住營養成分,保證蔬菜口感和色澤在最佳狀態。加工好的速凍蔬菜,在零下22℃的冷庫保存,有18個月的保質期。拿到手的速凍蔬菜,免洗可直接烹飪,營養價值高。“反季節蔬菜也比超市便宜。”李振生說,主要是老百姓對速凍蔬菜缺乏瞭解,習慣買新鮮蔬菜,實際上速凍蔬菜安全、實惠、方便操作。記者發現,商場超市冷凍櫃賣的凍玉米粒、豌豆粒都屬於冷凍蔬菜系列,但速凍蔬菜品種不多。

本地零售可享團購價

為何不採取網上營銷?鴻大食品相關負責人袁凌告訴記者,相對於水產、肉類,蔬菜的附加值低,加上包裝、物流等費用,沒有利潤空間,“蔬菜體積大,冷凍後在運輸過程中容易解凍,損耗大,不適合快遞。”

速凍蔬菜滯銷,也讓當地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幹石覽鎮政府積極幫忙聯繫相關企業和機關食堂幫助他們解困。政府工作人員張臻還發動自己的朋友圈,代銷了85公斤速凍油菜心。他的朋友反饋說,油菜心很好吃,價格便宜,還要再買。一袋0.5公斤,每公斤5元,挺實惠的。

“希望本地學校、連鎖餐飲和企事業食堂,能幫我們消化一些,如果市民有需要,也可以小區為單位,我們安排人員配送。”袁凌說,市民購買可以享受團購價。如果需要購買,可撥打袁凌電話137058060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