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湛江會被定位為大城市?

從小就裝乖博好感


在我國政府層面對城市的劃分方法只有2種,一種是行政等級劃分,即劃分為直轄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等。另外一種則是按照城區常住人口來劃分,劃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等。湛江被定位為大城市,應該是基於後者的劃分。

按照城區常住人口劃分,我們城區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是超大城市;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為特大城市;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為大城市,其中又分為l型大城市和ll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為l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為ll型大城市);50萬以上~100萬以下為中等城市;50萬以下為小城市。

按照這個標準劃分,截止2016年,我國共有5個超大城市;8個特大城市;75個大城市,其中l型大城市14個,ll型大城市61個。

湛江,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是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上,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截止2017年湛江常住人口為730萬左右。根據湛江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顯示,湛江城區人口數量到2020年才達到115萬,如今是2019年,湛江的城區人口估計已經達到100萬,因此可以歸為ll型大城市。經過這幾年的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口快速向城市集中,估計這幾年也有不少城市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萬,成為ll型大城市。

湛江是一座沿海城市,海岸線漫長,港口資源豐富,它也是1984年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但目前湛江經濟發展水平偏低,其2018年GDP為3008.39億元,位居全省第8,人均GDP則只有4.12萬元,低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如今湛江被定位為廣東省三大省域副中心之一,也是環北部灣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因此未來湛江的發展前景廣闊,有望取得更大的發展成就。


錦繡中源


大城市並不是指這個城市特別的大,而是在進行城區人口歸類時的一種人口數量等級的稱呼。真正的最大的城市叫超大城市,也就是超級城市;其次是特大城市;再歸類於大城市,而且大城市中還分為I類大城市和II類大城市。湛江只不過是剛剛夠到了II類大城市的行列!

不過,II類大城市也不是想進就可以進來的。根據2015年的大城市及以上的數據顯示,我國只有71個城市進入其中。北上廣深為超級城市,天津、重慶、南京、成都、武漢等為特大城市,其他的大部分都是I、II類大城市。而且湛江卻還不在大城市名錄中。

經過這幾年的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口快速向城市集中。超過100萬城區的人口數量估計會達到近100個。而從湛江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中看到,湛江地區人口730萬,而城區人口數量到2020年才達到115萬,也就意味著湛江目前已經進入到了100萬城區人口的II類大城市。

廣東地區的經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2018年的珠三角地區GDP總量達到了廣東地區的近80%。在一核一帶一極的廣東總體戰略規劃下,珠三角還會一直保持著強大的吸引力;而粵東地區在珠江東岸的深圳科技創新作用下,汕尾最先出現騰飛,也會帶動粵東經濟發展;粵北地區的韶關地區是死者不怕開水燙,想自己發展也難,靠珠三角又有可能直接被跨過到達湖南境內發展,未來也是隻能緩慢前行。

而作為粵西地區的湛江、茂名等地,也是憑藉著海岸線低成本優勢,在重工業、大型裝備製造業方面發展強勁。要讓湛江脫穎而出還是永遠不夠的。

需要爭奪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是重中之重,只有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佈局,加大與瓊州海峽對岸的海口進行全面合作,打造北部灣地區的瓊州海岸高地才有可能實現湛江地區的騰飛!

湛江要從I類100萬以上的大城市向II類300萬以上的城市發展,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只有奪得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的寶座才有機會實現跨越,否則,永遠只能在I類大城市裡徘徊。


鞅論財道


改革開放前,海南、茂名、陽江、北海……都屬於湛江管轄,被定位為大城市,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地理、人口的原因,也是省委、國家對湛江的期望,目前,中國三大半島:遼東半島、膠東半島、雷州半島,就數雷州半島最落後,下一步就看湛江自己爭不爭氣了


匹夫有責2019


湛江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舊稱小廣州,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首批“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


只是盡頭


湛江之所以被定為大城市,是因為我國大城市的標準為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而湛江市區現常住人口約為125萬人。所以,湛江是名副其實的大城市。

我們常說的大城市、小城市,是指城市的規模。我國的城市規模大小的計箅標準,不按城市轄地面積的大小,不按GDP規模的大小,不按城市綜合能力的強弱,不按城市非農業人口多少,唯一依據的就是城市城區常住人口。

我國對城市規模標準的劃分,在新中國成立後共有五次變動,分別是1955年、1980年、1984年、1989年和2014年。前四次的城市規模標準均以非農業人口為統計口徑。到了新世紀,根據我國城市變化巨大的新情況和發展新趨勢,為了使城市規模標準能充分體現城市空間人口分佈常態和勞力就業狀態,以便更合理地佈局城市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同時為了更有效地推動我國城市化的進程,我國於2014年推出了新的城市規模標準。新標準不再以非農業人口為統計口徑,而是以城市城區常住人口為標準。

新的城市規模標準增設了“超大城市”類別,使城市規模標準由四類增加為五類,並分設了七個城市等級。現將七個城市等級由小到大列表如下。

城市等級——常住人口規模

1,二級小城市——20萬以下

2,一級小城市——20~50萬

3,中等城市——50~100萬

4,二級大城市——100~300萬

5,一級大城市——300~500萬

6,特大城市——500~1000萬

7,超大城市——1000萬以上

湛江市的城市人口規模是以該市四個市轄區的常住人口來統計,不管是城鎮戶口還是農業戶口,也不管是當地戶口還是外地戶口。只要符合如下三個條件,就屬於常住人口:

1,居住在湛江市轄四區且戶口在當地或戶口待定者。

2,居住在湛江市轄四區,雖戶口在外地但已離開戶口地半年以上者。

3,戶口在湛江市轄四區,且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者。

根據此標準統計,湛江市現在的城市人口規模約為125萬。可見,湛江屬於大城市類別——二級大城市。

湛江雖屬於大城市,但只是僅僅達標的二級大城市,在我國眾多的大城市中僅是“小弟弟”,僅與鄰市茂名比較,或與同為廣東副中心城市的汕頭市比較,湛江的城市規模顯得太小,與其廣東副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稱。

茂名市城區常住人口約為258萬,比湛江多一倍多。而汕頭市城區常住人口約557萬,是湛江的四倍多。其城市規模等級比湛江高兩個等級,屬於特大城市。

現代城市的發展競爭力,與城市規模有很大的關係。別的很多方面不說,僅以城市交通建設為例,國家規定,凡要建地鐵、輕軌的城市,必須滿足一定的城市指標要求。暫且不談建地鐵的指標要求,就說說國家對要建輕軌的城市指標要求——市區常住人口150萬以上;城市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150億元以上;地區GDP1500億元以上。可見,從城市規模上,湛江就不能達標。當然還有財政預算也不達標(接近達標)。只有GDP指標達標。所以,在珠三角8個城市都有資格建地鐵的情況下,湛江連輕軌項目也不能上。而對於茂名和汕頭來說,估計二、三年後財政預算達標就有資格開建輕軌。這兩座城市現在已進入規劃輕軌藍圖階段。而對於湛江來說,即使二、三年後財政預算達標,城市人口規模仍是個問題。如果湛江的城市規模不及早擴大,其未來的城市競爭力在交通方面就可能落後於茂名和汕頭。

作為在廣東西翼的廣東副中心城市,湛江應該考慮通過擴大城市規模來增強城市競爭力。為此,建議湛江在五年內分步驟擴大城市規模:

1.兩年內實施吳川市撤市設區。

2,五年內實施廉江市和遂溪縣分別撤市、撤縣設區。

通過上述措施,湛江的城市規模可躍升兩個級別,成為與汕頭一樣的特大城市。使湛江在增大規模、增加實力、增強競爭力的基礎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廣東副中心城市。


一戈話事


幾十年前湛江確是大城市。管轄周邊幾個地級市。但做老大就要發達。不然地盤大人多也是三等市。


觀輝18


湛江幾時被定位為”大城市”了?被你定位啊?你是邊度嘅阿豬阿貓定係阿狗啊?!湛江市屬三線城市,排全國前100強城市的後面,咁都可以叫”大城市”真是有你犀利了。冇料到又想學人刷現在感,通俗兩個字:”冇羞”!如果你係湛江人,俾d心機學嘢,學多d嘢為家鄉做實事做貢獻。未來十幾二十年是湛江大發展的絕好機會,隨著寶鋼,中科煉化,德國巴斯夫,香港招商局集團同深圳華僑城集團陸續投產,以及造船造車和相配套嘅橡膠(輪胎)、皮革、塑料、玩具甚至玻璃工業相繼投產,2035年前後,湛江市將躍居全國40強左右大城市。你嘅所謂”大城市”,篩氣啦!呵呵...


春畫秋詩66


為什麼湛江被定位為大城市,因為湛江市擁有八百萬人口,國家要城市化。這是小學生問答題。


雅加達3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 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而湛江市截至2018年末常住人口為733.2萬,湛江市城區(包括4個市轄區)2016年末的常住人口為168.3萬,按上述的劃分標準,湛江市屬大城市。

湛江市,定位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首批“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首批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汕頭、湛江作為重要發展極,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湛江市正努力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重點抓好“一通道”“一港區”“一平臺”三個一的建設,主動融入全國和全省改革開放大局。2018年,湛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08.39億元。


森林驢


大城市的房價物價,小城市的工資。可以在湛江生活下來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