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前一陣迸發出不少火熱大作,例如《刺客信條奧德賽》、《只狼》、《三國全面戰爭》等等,一時間辦公室的休閒娛樂項目又掀起了一股遊戲潮。同事之前一直在用筆記本玩遊戲,筆記本年代也略有些久遠,一些新作可望而不可即,看別人玩的賊嗨,心癢難耐下想配個臺式主機暢享遊戲。

同事預算7000-8000,開始是想買臺整機,看上了惠普一款,I5-9400F + RTX2060組合,8G內存,512G SSD,價格為7499,讓我幫忙看一下。看過之後被我果斷否定,內存太低,硬盤太小,CPU也一般,主板上面沒有標明,不過這種整機絕不會給你上什麼好主板,最多也就是渣版B360,這組合這價格簡直不能忍。無奈之下接手過來,幫同事DIY一套。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選件以及裝機過程。

裝機配件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先來個整體一覽,應同事要求,本次裝機都走的京東自營購買,前一天選貨購買,第二天就開始裝機了:

主板:技嘉Z370 HD3

CPU:intel i7 8700

顯卡:技嘉 RTX 2060 GAMING OC PRO 6G

內存:金士頓駭客神條Fury DDR4 2666 16G

硬盤1:金士頓A400 480G

硬盤2:希捷4TB 256MB緩存 5400RPM

電源: 650W模組

機箱:金河田靜音坊P1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主板採用的是技嘉Z370 HD3,我們這裡使用的是8700,並不是超頻CPU,講道理上B360主板足以,不過一方面現在Z370價格已經下來了,另一方面京東自營又剛好有8700 + Z370的折扣套餐,還有定位略高的Z370在用料與質量上肯定還要是優於B360的,所以最終選擇了這款技嘉Z370 HD3主板,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I7 8700 CPU,由於同事也不會玩超頻,上8700K也是白費,這個預算不玩超頻,可以說上I7 8700剛剛好。

這裡我們入手的是盒裝CPU,講道理還是更推薦散片,CPU這東西很穩,盒裝送的散熱器也沒什麼用,同樣的性能價格相差好幾百,散片性價比更高。不過由於同事比較急迫,所以只好JD自營購入。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遊戲為主的主機,顯卡肯定不能差。7000多的預算,RTX 2060是個不錯的選擇,如若使用再高一級別的RTX 2070,則很容易超出預算,當然我們也可以降低CPU等配件的預算,主攻顯卡,不過這裡我並沒有選用這種極端的裝機方式,一個是本機主人不僅遊戲,也偶爾使用PS等辦公軟件的,另一方面,像最近出的《三國全面戰爭》,對CPU等硬件要求也比較高,故而最後定格在2060顯卡。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適逢技嘉 RTX 2060 GAMING OC PRO 6G有優惠,板卡大廠技嘉的質量比較讓人放心,三風扇設計,而且並沒有浮誇燈光,低調又有實力,十分符合本次的裝機主題。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顯卡的核心頻率為1830MHz,CUDA核心數為1920,6G GDDR6顯存,192bit位寬,顯卡背後的鋼板十分厚實,起到加固與保護PCB板作用。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內存條與硬盤。內存條選用的是16G單條,在前幾年我寫過的由易迅平臺代為發表的文章《插一根16G的內存條,和插兩根8G的到底有區別嗎?》中,從辦公、遊戲、常用軟件等方面詳細對比過單條16G與雙通道16G的差別,對於遊戲玩家來說,並不用特意追求雙通道。

所以我這裡選用的是單條16G,也是為之後有必要的時候,升級16*2G雙通道做好鋪墊。

硬盤方面,主硬盤使用480G的金士頓SSD,輔硬盤採用4T機械硬盤,講道理本想選用M.2接口SSD作為主盤,不過同事強烈要求要購置4T機械(也不知他究竟要裝什麼東西,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頭緒,只是羞於啟齒=,=),所以為了整體預算,最後選用了這個搭配。

機箱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機箱採用的是金河田的靜音坊P1,因為同事經常熬夜玩遊戲,而且不是自己獨居,所以光汙染要不得,靜音則十分重要。

其實主流機箱主要就分為兩大類,一類側透光汙染,一類靜音,我們選用的這款走靜音路線。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機箱從外觀來看比較一般,整體黑色,宛如一個闆闆正正的大箱子。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前面板為拉絲風格設計,讓整體看起來沒那麼單調。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前面板可拆卸,拆卸後可以看到靜音棉與裡面的標配風扇,前面板下方有出風口,增強機箱散熱。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頂部也是常見佈局,不過這裡是磁吸式防塵網與靜音棉相結合。靜音棉另一側為I/O,擁有USB接口、開/關機與耳機麥克。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側面採用單螺絲固定,挺有特點,看起來拆裝應該挺方便。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我這款不知是出廠沒安裝好,還是運輸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第一次拆卸有些吃力。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前後兩塊側板內也擁有厚實的樹脂吸音棉,配合頂部與前面的靜音棉,加上底部的防震泡沫腳墊,使機箱基本達成全方位靜音狀態。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拆掉兩邊側面板後可以看到內部結構,這款機箱標配後1+前2共三把風扇,支持ATX、M-ATX等板型,最長支持330mm顯卡,CPU風扇限高156mm。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後面常規佈局,共有7個PCI-E擴展槽位,擋板為一次性設計。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機箱背面,下置電源倉設計,默認有兩條固定的魔術綁帶,同時其他的走線小孔預留的也算不錯,走線比較方便。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HDD/SSD硬盤位在電源倉旁邊,可以看到這裡沒有硬盤架,因為硬盤架位於附件盒中。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附件盒,內含配件包,操作指南,以及兩個硬盤架。

裝機走起

各種配件展示的也差不多了,下面該正式進入裝機了,說來好久沒寫比較細緻的裝機過程了,這裡挑幾個重要的點細緻寫一下,讓裝機小白少踩點坑。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首先是將CPU與主板相結合。CPU的安裝說它難吧還真不難,不過小細節是必須要注意的,一個是方向,通過防呆設計辨別,將CPU左下角的小三角與主板上CPU位置左下角的小三角對齊,方向就對了。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CPU要垂直放入,以前有個朋友就經常忽略這點,導致有一次新主板剛到,首次裝機針腳就傾斜到了開不開機的程度。正確的操作是將CPU緩慢挪至主板中對應的安裝位置正上方,漸漸放低,最後四角對準,讓其垂直落下即可。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內存條安裝,單條也沒什麼說的,插上就能用,雙通道的話隔著插也就OK了。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直接安裝SSD不太方便,這裡選擇硬盤架安裝SSD。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塗抹硅膠,這裡塗的比較隨意,講究一點的話,個人感覺最好的塗法是軸對稱的九個點或者先在中間滴一些硅膠,然後四周均勻塗抹。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機箱可以兼容240水冷的安裝,在機箱的前面板和電源倉上面都設計了安裝位。咱這次裝機就不走尋常路了,直接安裝在電源倉上。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插上電源啟動開關,一次點亮。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最後來個魯大師跑分,38W的分數也是比較不錯的了,擁有強勁的遊戲實力。這裡磁盤性能其實比較拖後腿,如果換個m.2甚至PCI-E的SSD,相信可以輕鬆突破40W。

結語

8700 + RTX2060,靜音遊戲主機分享

本次裝機整體過程還算順利,整套配置在實際使用中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其中,i7 8700搭配RTX2060顯卡、16Gb內存條的組合,遊戲能力強悍,流行網遊亦或是大型單機遊戲都能駕馭;480Gb SSD搭配4Tb的HDD,在保證速度的同時,又擁有超大的存儲空間;機箱使得主機整體在擁有強勁實力的前提下,又兼具靜音能力,夜深人靜遊玩也不擔心對他人造成影響。同事對這套主機比較滿意,完美的達成了他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