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有多少回憶可以重來,有多少青春可以聆聽?光陰似箭,青春的小鳥一去不回來。然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以重新聆聽那些逝去的光陰,現在想來這缺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日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碰到了Eggleston一對兒老款的Isabel音箱在鹹魚上掛著,而且是同城可以上門試聽。當機立斷,叫著嶽老師一起直奔試聽地點。

想來那都是12年前的事情了,我還記得那是2009年,我接到時任《高保真音響》編輯的嶽老師電話,說聽音室來了一對兒特別驚豔的小箱子。那會我正在統籌創刊《What Hi-Fi 》中文版的工作,自然少不了多聽器材,為創刊內容積累素材。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曾經的Isabel加上腳架還是很帥氣的

一走進《高保真音響》的聽音室,時任雜誌社主編潘志強老師正在把玩這對兒新來的Isabel。沒等我開口,他就把我拉到了皇帝位,簡單說了箱子的背景,然後,聽就是了……

初聽這對小箱子,丹拿T330D軟絲膜球頂高音以及6.5寸魔雷166中低音單元的組合從第一聲開始就讓我忘記了身在何方,只想跟著耳邊場景慢慢進入到音樂中去。

當時如果我還沒記錯,《高保真音響》雜誌社用的前端器材是馬克萊文森的合併機383和英國之寶的588 CD機。至今我已經記不清我們聽的是哪些曲目了,但是Isabel給我的印象就是透明,鮮活而且充滿了音樂感染力。特別是它的空間感特別好,營造的整個舞臺非常真實,用驚豔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儘管它是一個兩分頻書架箱,能夠覆蓋的頻段有限,但是我當時給它的評價是,在它能夠涵蓋的頻段裡,有著極高水準聲音表現。

後來的若干年裡,我和嶽老師每每談起聽過的書架箱裡,Isabel都是不可錯過的話題。只是礙於當時的囊中羞澀沒有能夠將其買下,以至於後來在《What Hi-Fi》中文版裡,我還曾經策劃過一期針對Isabel的對比評測。

……

時光荏苒,當我和嶽老師時隔10年後,再次聽到那對兒配置一樣的Isabel時,曾經的那種美妙的感覺又回來了。儘管現如今,Isabel已經更換了幾代產品,並且單元也都有了改進。然而我們依舊喜歡原來那種味道,也不知道是情懷做怪還是真的好聽。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當我把它搬回家的時候,問題又來了。我現有的私服系統,只是­­一個愛因斯坦的TUNE晶體管小合併機,大約在70W左右的功率。我心裡其實並沒有很大把握能出好聲。線材用的也只是千元級別的產品。而音樂則是日本的Acoustic Harmony的黑膠系統,唱頭就是普通的天龍103LC。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當我接駁機器和線材,開聲的第一秒那種深邃的空間感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是的,當初那種舞臺感,脫箱感又回來了。我先用人聲感受了一下這套系統的定位,唱片是蔡琴的《機遇》45轉的黑膠。當播放第一首《機遇I》的時候,中音的溫厚細膩一點也不誇張,似乎Isabel出來的蔡琴就在眼前,即誇張也不缺失。無論是嘴型還是唇齒音,還是聲線的質感都恰到好處。而蔡琴渾厚的嗓音加持著黑膠獨有的溫暖鬆弛特性,讓坐在器材前面的聆聽者也如聽到的聲音一樣放鬆,一樣悠然自得。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蔡琴的這張專輯一問世就成了發燒友的標配試音碟

而最被髮燒友津津樂道的那首《月光小夜曲》, 直接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舞臺感。特別是最後夏夜的環境聲進入後,我甚至已經忘了還要數幾聲蛙叫之類的細節,人與舞臺的合一,與營造出來的環境氣氛合一,背景那種靜謐感似乎比以往更加深邃。溫暖寬厚的聲音,迴盪在整個房間裡,眼前的Isabel就像靈魂脫殼的軀體一樣擺在那裡,有的只有音樂、環境和人。以至於,當音樂結束後,自己還沉浸其中久久不能釋懷……

所以,聽到最後,蔡琴《機遇》的這張45轉的LP,我可以給大家安利一下。這個確實不錯,只要你機器能放45轉的LP,建議大家買一張聽聽。CD和LP的感覺還是不太一樣的。

人聲其實是Isabel這種小箱子的強項,當然另一個強項就是室內樂了。我隨即拿出了布倫德爾與克利夫蘭四重奏樂團在飛利浦錄音的《鱒魚五重奏》黑膠。整個作品布倫德爾彈奏的流暢輕盈,整個系統表現出來的鋼琴顆粒感很強,但同時,每一個音符又有些許後厚重感,一點也不顯得輕飄。整個室內樂團各個聲部非常均衡,然你完全能夠感受到舒伯特在郊遊時獲得靈感,繼而創作這首作品時候愉快的心情。五個樂章一口氣聽下來,一氣呵成,鮮活的樂感想不除了愛因斯坦功放之外,與Isabel的表現也是密不可分的。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當然就《鱒魚五重奏》而言有很多版本,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出了布倫德爾版本,其實席夫與哈根四重奏的組合也不錯,那是decca的一張CD,也推薦大家買來聽聽。至於海布勒、阿瑪迪斯之類的名家名團的版本大家儘可以收來聽聽,都不會令你失望的。

既然是T330D的高音,當然免不了要找機會秀一番。我拿出了飛利浦錄音,格魯米歐演奏,科林戴維斯指揮的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一張張逐一聆聽。其實,為什麼要逐一聆聽呢,是因為在龐大樂隊集體出聲的時候,如果控制力不好,如果音箱的素質不夠,是不可能讓人長時間坐下聆聽的。然而Isabel做到了。我足足聽完了四張黑膠正反面。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格魯米歐小提琴明亮高亢的高音在Isabel那對T330D上,絕對是一次完美的展示。高音的豐潤感,讓你覺得格魯米歐手中那把小提琴與弓子之間擦出來的不是松香粉末而是水霧。高頻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很強,而且你從中能聽出一絲甜美的味道。我不知道這是黑膠的原因,還是單元的原因?但是那種絲滑般的感受,一定是讓你回味無窮的。而整體樂隊的平衡感很好,每個聲部的分離度跟高。可能是我的擺位相對比較開,所以眼前的舞臺格外寬闊,以至於讓你能感受到樂團內每一位樂手的存在。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在經過越來越多的曲目聆聽之後,我有一種強烈的想為難一下Isabel的衝動,所以我放上了一張關棟天的《短歌行》的黑膠版本。《短歌行》的鼓一出來,Isabel的氣勢是有的,但美中不足是少了幾分霸氣,畢竟是6.5寸的單元,已經很不錯了。聆聽中,所有打擊樂的細節都能在眼前浮現出來,所以說,Isabel的低頻不能帶給你驚豔,但一定給你帶來享受。聽這張專輯,我們就不得不說這張專輯另一首關棟天與毛阿敏合作的《釵頭鳳》。人聲的質感十足,口型清晰,特別是女生唱段的部分,那種空氣感帶來的畫面感非常強烈。而後續男女生合唱的部分,男老生與女聲的融合以及對比達到了統一,而且最重要的是二者分離度很好,你能明顯感到兩人所處位置的不同。能達到這個效果,器材整體的水準已經不一般了。畢竟,近期我在聆聽的器材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系統都能達到這個效果的。

最後的最後,我還是想安靜一下,玩點小文藝。我放上了一張富尼埃在ARCHIV錄音的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1007-1012。富尼埃行雲流水般的演奏,與Isabel的表現相當合拍。富尼埃優雅、溫婉的演繹以及附帶底蘊的表現,絲毫沒有任何阻礙的直接來到面前。Isabel獨有的那種韻味和樂感可以用陶醉來形容了。其實音箱的優秀的素質表現有很多,其中有一點是難能可貴的——直白保真但是還很有靈氣和樂感。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顯然我們對書架箱的很多要求Isabel都做到了。當然,它在重放一些強調低音表現的作品時,在下潛深度上,那種直擊心底的感覺還有欠缺,但這畢竟是一款書架箱我們也不去過多要求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你功放與音源給的越多,Isabel能發揮出來的潛力就越大。我們也不能否認,這款箱子相對於現在的技術而言,也有它當時設計的侷限性,比如直通對於解析力的損失。但這並不能改變實際這款箱子的聽感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下一步,我在計劃在功放系統上和音源的信息量上進行升級,到時候相信Isabel還會有更加驚人的表現,雖然這是我能夠想象出來的結果,但我依然很期待……

聆聽情懷 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

經過了一番聆聽,其實我依然可以找到當初的那種汗毛直立的衝動。這也是我和嶽鵬老師常說的,好的器材是無論聽多久,都會讓你能找到最初聽音樂的那種汗毛直立的衝動感。也有人說,好的器材,其實是讓你在聽音樂的時候,忘了器材的存在。然而,時過境遷,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代又一代的新技術不斷讓產品更新換代,唯有內心對音樂的熱愛歷久彌新。但,能讓這份歷久彌新的衝動繼續湧出心頭的還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器材和那份心境。

其實,世間器材千百種,然,聽音的過程和心情唯有那一種最為感觸。有時候,一套器材,一首音樂作品,哪怕只是一個旋律都能讓你眼前浮現出當時的情景和畫面,那時的人、事、物甚至氣味都能再度圍繞在你左右。當我們沉醉其中時,並不是為了那時某一點的精彩,而是再也回不去的感慨與無奈,也正因為此,那些過往的青蔥歲月才顯得彌足珍貴。

有夢想,有情懷能去聆聽,在我看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有機會,不要錯過,不要覺得夢想特別是曾經的夢想理你很遙遠。試著去觸碰,儘可能的接近,也許有一天實現了呢?也許有一天青春一去又回來了呢?會有那麼一天,會有那麼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