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近视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宿命

“十米外人畜不分”、“失去了眼镜堪比死亡”、“新买的眼镜好难配衣服”,说起近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许多从小就近视的人表示:我们活得忒不容易了!

可近视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绝不仅仅只是“看不清”“不方便”“不好看”,它还可能意味着你无法应征入伍一圆当兵梦、无法通过民航招飞考试翱翔蓝天,许多梦想还没起航就已早早折翼,无数人都为此忧心忡忡!

从小就近视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宿命

泛滥的电子屏幕,是模糊孩子双眼的罪魁祸首!

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阅读产品的使用人群越来越低龄化是越来越多孩子近视的一大重要原因,它们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原因是频闪,另外一个是发出的有害光源。

此外,电子产品发出的有害光源,如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对眼睛造成光学损害。如果电子产品不合格,对眼睛的损害更大。

从小就近视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宿命

具体表现在以下场景:

1、屏幕小、字体小,是造成眼睛伤害的主要原因。孩子眼睛会与屏幕贴得相当近,这就需要睫状肌高度收缩,增大调节幅度。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眼睛负责调节看远看近的肌肉———睫状肌力量较强,当过度看近,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电脑及相关产品时,就会出现视力疲劳,进而影响眼部聚焦功能,诱发近视,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弱视或斜视。

2、玩画面跳跃的游戏,以及坐在颠簸的车上或者行走时观看,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因为变动太大的画面、不断闪烁的电子屏幕,使得眼睛的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

3、屏幕色调太亮、太刺眼,会增加眼睛工作的强度。同时对孩子眼睛视网膜也是一个非常强的刺激,很容易导致视网膜与黄斑区的损伤及病变,随之出现的是视力的下降和色觉敏感度的降低,严重甚至会对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有危害也不能不用,该怎么办?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经发布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规范》指出,学龄前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

2、对于学龄儿童,每次接触手机电脑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同时将电子产品的亮度调节到感觉较舒适的程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距离也要控制,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40-60厘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阅读距离,看电视时则最好距离3米以上。

3、尤其要增加孩子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强体质,提高眼外肌和睫状肌的调节力。户外运动是唯一有效的预防近视发生的方法。另外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营养要均衡,不要吃太多的零食,尤其是甜品和饮料。

从小就近视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宿命

孩子视力已经下降了,该怎么办?

1、假性近视不可盲目佩戴眼镜。

我国近视患儿在发病初期多是由于课业负担太重或是不加节制地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等,近距离用眼过度导致调节紧张、睫状肌痉挛的假性近视,在这一阶段,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并不是眼球的前后径延长所致,这时视力下降的状况是可以逆转的,不能盲目地直接配眼镜。

2、患上真性近视一定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河南省健康小天才九九视界白医生提醒大家:常见的硬性眼镜分两大类,一类是白天佩戴的矫正视力,一类是晚上佩戴的角膜塑形镜,能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

从小就近视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宿命

眼睛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感受世界的窗口,驶向成功彼岸的帆船。让我们携手孩子、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努力,留住他们眼中的清晰世界。

关注:jkxtczz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