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也別急著亂給娃加衣,小心捂熱綜合徵!判斷寶寶冷暖要這樣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最近幾天,天氣明顯變涼了,從北方地區到南方,大家紛紛都加起了衣裳,孩子們更是成為了「重點保護對象」,給寶寶裹上了加厚加絨的保暖內衣、厚毛衣,裡三層外三層,生怕孩子凍著。寧願給孩子多穿也不少穿。

可是,家長們要知道,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來的!

天冷也別急著亂給娃加衣,小心捂熱綜合徵!判斷寶寶冷暖要這樣做

寶寶穿衣過多易得捂熱綜合症

夾雜著刺骨的寒風,寶爸媽和長輩間也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爸爸媽媽給娃穿3件套:秋衣、毛衣加外套;

姥姥奶奶給娃穿4...5...6件套:秋衣、毛衣、馬甲、羽絨服、帽子、圍巾加口罩......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那種冷——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覺得冷,但寶寶自己真的冷嗎?穿的過多小心導致反效果!

在醫學上,有一種疾病叫“捂熱綜合症”,就是指小孩子因為衣被過曖或蒙被睡覺,導致溫度過高而出大汗、面色蒼白、高熱、抽搐、昏迷,甚至還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發育。

主要表現是:寶寶在捂熱較長時間後,出現高熱或超高熱,體溫可達41℃~43℃,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溼透,脫水,面色蒼白,哭聲低弱,拒絕吃奶。

蒙被者還可出現缺氧表現,嚴重者可出現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為反應遲鈍,抽搐或昏迷。如果呼吸系統受累,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如果心肌受累,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損害。

嚴重者腦細胞缺血壞死,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永久性損害,而遺留繼發性癲癇、腦性癱瘓、失明、失語、智能低下等後遺症。如果處理不及時,甚至可導致嬰兒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病死率高達18.33%。

天冷也別急著亂給娃加衣,小心捂熱綜合徵!判斷寶寶冷暖要這樣做

寶寶穿得過多容易引發的併發症

可能有些爸爸媽媽們會覺得,“捂熱綜合症”只是少數現象,並不一定會發生在自己寶寶身上,還是多穿點保險。但是穿得多不僅會有這一個病症,還可能會引起以下一些併發症。

1、汗多——皮膚疾病

冬天一到,很多寶寶一身皮疹去醫院,一看全是痱子。降溫的速度總趕不上加衣服的速度,也趕不上室內溫度增加的速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汗多汗管堵塞,皮膚透氣不好,清潔不佳,最容易造成痱子、溼疹、膿皰疹、毛囊炎。

雖說是小病,但是皮膚疾病會影響寶寶的體感舒適,爸爸媽媽看著也很難受啊!

2、便幹——肛裂、便秘、腹脹、消化不良

穿太多出汗多,如喝水再不能保證,會造成大便乾燥,大便密結變粗變硬,造成排便困難,孩子用力排便會造成肛裂、出血,恐懼排便會造成便秘,而如果兩三天沒有大便,寶寶會腹脹、食慾減退。

3、便幹——發熱咳嗽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常伴有大便乾燥或便秘。孩子穿的太多,造成便幹,不僅會導致消化道的症狀,大腸不通,肺熱不能排出,即容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往往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的因素。

天冷也別急著亂給娃加衣,小心捂熱綜合徵!判斷寶寶冷暖要這樣做

寶寶不冷,冷的是家長

其實很多時候,寶寶並不冷,冷的是家長自己而已。

別不信,小孩子生長髮育快、新陳代謝旺、散熱量大,自然比成人“抗凍”。

小孩的體溫相對成人偏高一些,運動量大,易出汗,而嚴實的衣服使寶寶不能很好地熱交換,結果導致“熱過了頭”, 所以如果一下子穿太多衣服,他們就可能被熱出毛病。

判斷孩子冷暖這樣做才靠譜

手冷不是真的冷,孩子又不能穿太多,究竟要怎麼判斷孩子的冷暖呢?

其實用手摸後背就可以判斷寶寶的冷熱:

如果孩子的後背摸上去是溫暖的,說明寶寶穿得比較合適;

如果後背已經出汗,說明寶寶可能穿得有點多了;

如果後背微微發涼,說明需要添加衣物。

一般來說,3 歲以下的寶寶,比成年人多一件衣服就足夠了。3 歲以上,大部分的寶寶已經能夠自己表達冷暖感受,家長可以充分聽取他們自己的想法,甚至放手讓寶寶自己選擇要穿著的衣服。

寶寶真的沒那麼怕冷,相比而言,捂熱的風險與危害更大。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重視孩子表達出來的冷熱感受,不要強行穿多,也不要凍著。如果僅僅因為孩子小手涼涼的,就立刻添衣,反而有可能坑了娃哦。

正確給孩子穿衣服的公式

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那麼,到底怎麼給孩子穿衣服呢?

推薦一份穿衣公式:氣溫+衣服增加的溫度=26℃

舉個例子,如果溫度為10℃,那麼穿衣溫度=26-10=16,可以給孩子穿一件厚款羽絨服(9℃)+厚羊毛衫(4℃)+厚棉毛衫(2℃)。

當然,這個公式不一定完全準確,只是作為一個參考,最終還是會根據衣物的保溫程度確定穿什麼衣服。

天冷也別急著亂給娃加衣,小心捂熱綜合徵!判斷寶寶冷暖要這樣做

原文發自:“乖乖用藥”微信公眾號(guaiguaiyongyao)

乖乖用藥:專業科普醫藥小常識,讓你成為家庭醫藥小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