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這些“兒童藥”已被禁用!寶寶能用的藥還有哪些?

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是成人的縮小版,長期以來”吃藥靠掰,劑量靠猜“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呢?

據《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為用藥不當,中國每年有約3萬兒童陷入無聲世界,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更是難以計數。

值得高興的是,國家現在越來越重視兒童用藥安全,近年來,國家藥監局不斷髮力,很多常用藥被禁用或修改說明書。但很多家長依舊被矇在鼓裡,究竟哪些常見藥物上了兒童用藥“黑名單”?爸爸媽媽們請趕緊睜大眼吧!!(後面還應家長們的呼聲,貼心的附上推薦藥哦)

快看!這些“兒童藥”已被禁用!寶寶能用的藥還有哪些?

先說幾個概念:

禁用藥:會使某些人群引起嚴重不良反應或中毒,所以禁止使用。

慎用藥:是對一些特殊人群提出警告,謹慎應用,但並非絕對不能用,這種藥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因此用藥應格外謹慎,一旦出現問題應及時停藥並向醫生諮詢。

抗生素類

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因其有導致孩子耳聾等風險,衛生部規定小於6歲禁用。

磺胺嘧啶:而由於新生兒的乙酰轉移酶系統發育未完善,磺胺嘧啶會增加了核黃疸發生的風險,因此這個藥物在新生兒及2個月以下嬰兒禁用。

喹諾酮類: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這類抗生素是成人細菌感染常用藥,但它可導致軟骨發育障礙,影響孩子生長髮育,一般不用於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靜滴或口服。

氯黴素類:使用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灰嬰綜合徵,兒童肝功能衰竭,但目前這類藥物目前臨床上使用已經比較少。

四環素類藥物:四環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在孩子牙齒髮育期間,包括懷孕中後期(是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牙齒也在發育,但仍牙齦下面)、嬰兒及8歲以下兒童,使用四環素可使孩子恆牙黃染並終身不退,牙釉質也發育不良,孩子會長出細細小小的滿口黃牙,我們稱之為“四環素牙”。

可能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這個藥不僅影響孩子顏值,並且還會影響兒童的骨質發育,導致骨骼生長遲緩,所以8歲以下兒童禁用這類藥物。

退熱藥

安乃近:安乃近退熱及緩解疼痛作用很好,但有個巨大的缺點,就是不良反應多而且症狀嚴重,包括引發白細胞減少、腎功能損傷、急性造血功能停滯、致命性粒細胞減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蕁麻疹、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等等一大串副作用。

因為它諸多副作用,這個藥美國禁用40年,很多歐洲國家也禁用,但安乃近在我國仍在廣泛使用,它說明書上還有小兒用量參考,因此一些基層醫院可能還會開給孩子退燒。

氨基比林:氨基比林和安乃近一樣,會引起粒細胞減少、高鐵血紅蛋白血癥、過敏性皮疹、肝功能損害、血小板減少等一系列副作用。

早在1938年,美國的藥品目錄中就已經沒有氨基比林了,氨基比林作為單方製劑已在1982年被國家衛生部門宣佈淘汰,但是在一些複合感冒藥中仍在使用,而且國內某些品牌兒童感冒用藥還有這個成份。

家長在給寶寶使用複合感冒藥時需要注意下主要成分,如果出現“氨基比林”,最好不要用了。

尼美舒利:可造成兒童肝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早在2010年11月於北京召開的“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上,有專家引用中國藥物不良反應中心的數據,稱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裡出現數千例不良反應,甚至有數起死亡案例。

2011年5月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說明書,並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劑用於12歲以下兒童。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楊酸”這個藥成人用得多,不僅用來解熱鎮痛,因其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還常用於預防短暫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臟瓣膜和靜脈瘻或其他手術後血栓的形成。

目前不推薦作為兒童退熱藥的首選,因為容易引起瑞氏綜合徵,死亡率達30%,這個副作用多見於4個月-5歲的兒童,與服用劑量關係不大,服用時間越長、年齡越小,越容易引發這種病。

賴氨匹林:鹿大大見到很多兒科醫生喜歡用這個退熱藥,因其是注射液,可以在寶寶打點滴時從輸液管中間那個“小壺”里加藥,家長也不用給寶寶硬灌藥,非常方便。

但它副作用和阿司匹林一樣,容易引起瑞氏綜合徵,在2018年1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公告,決定對注射用賴氨匹林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其中“兒童用藥”條目修改為:“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

消化道用藥

嗎丁啉: 嗎丁啉這個藥很多家長可能也不陌生,廣告詞“促進胃腸動力”深入人心,所以有些家長用來給寶寶增加食慾和飯量,但這個藥雖然在研發地--美國多次申報,仍沒被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為人用藥上市使用。

2004年,FDA還發布警告稱,一切含多潘立酮成分的藥品均非法,同時拒絕相應的成品藥和原料藥進入美國。

嗎丁啉主要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心臟毒性。

2016-09-14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也重新修訂多潘立酮製劑說明書,刪除了“建議兒童使用多潘立酮混懸液”這個條目 ,2018年06月01日CFDA依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申請,註銷多潘立酮混懸液藥品註冊批准證明文件。

胃復安:學名叫鹽酸甲氧氯普胺,是一種胃腸道的興奮藥,廣泛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但兒童使用易出現錐體外系反應,如如肌肉震顫、頭後仰、斜頸、 雙眼上翻或斜視、步態不穩、語音不清等,年齡越小症狀越明顯。

有時很小劑量就可引起中毒,所以多數兒科醫生也不喜歡使用這個藥,個別基層醫院可能還在給嘔吐的孩子使用。

比沙可啶:是治療習慣性便秘處方藥,長期使用引起腸功能紊亂、電解質紊亂和腸黑病變,兒童使用往往影響正常排便反射,引起說明書上也明確表明:“6歲以下禁用”。

酚酞:又叫果導片,也是用來治療習慣性頑固性便秘的,本身就是一種瀉藥,年齡小的寶寶使用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誘發心律失常、神智不清,其說明書也標清楚:“幼兒慎用,嬰兒禁用”。

消旋卡多曲:不推薦1月以下兒童使用,因為在這年齡段孩子使用的臨床試驗經驗有限。

東莨菪鹼:成人有時用來緩解腹痛,但兒童對它的副作用很敏感,所以嬰幼兒慎用這個藥物。

而且如果是針對腹痛,使用東莨菪鹼暫時緩解了孩子腹痛,卻容易忽視背後的原因,甚至孩子腸穿孔或闌尾炎都沒法及時發現。

增強免疫力藥

很多家長看孩子經常感冒、咳嗽很是著急,往往也容易給孩子扣上“免疫力低下”的帽子,所以各種聲稱可以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包括營養補充劑、順勢療法藥物、紫錐菊、細菌溶解產物等)就受到了家長廣泛歡迎。

但這些藥物往往缺乏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也通常被很多兒科同行拿出來DIS。

這類產品中的匹多莫徳相信很多家長不陌生,前些年是個風靡全國的明星藥。

近幾年匹多莫徳的作用頻繁被醫療界多位醫生質疑,因此在今年3月份,CFDA 發佈的關於修訂匹多莫德製劑說明書的公告,明確說明3歲以下兒童禁用,並且CFDA藥品審評中心鑑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要求匹多莫德製劑生產企業儘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並於3年內上報試驗評價結果。

鼻噴劑

萘甲唑啉、羥甲唑啉:以鼻噴霧劑和滴鼻劑的形式,具有收縮鼻粘膜血管作用,減少血管的滲出物,減輕鼻粘膜腫脹充血,用來緩解鼻塞、流鼻涕。

但對於嬰幼兒,如果毛細血管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對鼻部的正常功能是有一定影響的。而且停藥可引起“反彈性”充血,其中鼻子保持悶熱或變得更糟。

同時嬰幼兒鼻粘膜嬌嫩、血管豐富,藥物吸收迅速,如果藥液過濃、劑量過大、誤服藥液非常容易引起中毒,如竇性心動過緩、休克、凝血功能異常的病例的救治進行分析。因此這個藥說明書明確寫這6歲以下兒童禁用。

丙酸倍氯米松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這兩個都是類固醇藥物,長期使用可能影響孩子生長髮育,因此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並沒有在4歲以下兒童進行過高質量研究,所以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不建議4歲以下兒童使用,同理,糠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不建議2歲以下兒童使用。

快看!這些“兒童藥”已被禁用!寶寶能用的藥還有哪些?

鎮咳藥

右美沙芬:右美沙芬是個中樞鎮咳劑,但孩子咳嗽是一種氣道炎症後的生理反應,如果不能把氣道中痰液咳出來,小寶寶容易出現痰堵現象,更不利於病情恢復。

而且針對兒童,右美沙芬根本沒有高質量的研究證實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可能對寶寶產生毒副作用,有抑制呼吸和窒息的風險。因此,美國兒科學會(AAP)並不推薦6歲以下孩子使用。

可待因:長期服用造成藥物依賴,並且會損傷中樞神經,也有呼吸抑制的風險。

所以在2017年1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公告,決定對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進行修訂,其中“禁忌症”增加以下內容:“12歲以下兒童禁用“;“兒童用藥”也註明:對於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12-18歲兒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噴托維林:這也是成人常用的鎮咳藥。但通常權衡利弊,對於低齡兒童兒科醫生很少使用鎮咳藥,相應的這個藥品說明書也“兒童用藥”說明只有5歲以上參考用量。

驅蟲藥

甲苯達唑、阿苯達唑:對於2歲以下孩子安全性有待證實,因此2歲以下孩子慎用。

抗過敏

抗過敏藥常用的多數是抗組胺藥。通常來講,我們都會避免給嬰幼兒使用第一代抗組胺藥,因為這些藥物容易引起反常性躁動,並且因其潛在呼吸抑制作用,可能有引起嬰兒死亡的風險。第一代抗組胺藥包括: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異丙嗪、賽庚啶、富馬酸酮替芬等。

第二代及第三代抗組胺藥相對安全,副作用少,但對於年齡特別小的兒童群體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因此在臨床上使用也有各自的年齡限定。

苯海拉明:新生兒、早產兒禁用

異丙嗪:2歲以下小兒慎用,新生兒、早產兒禁用

馬來酸氯苯那敏:新生兒或早產兒不宜使用,嬰幼兒慎用

富馬酸酮替芬:美國限制3歲以上使用,而日本藥典限制較寬鬆,6月以上可使用。

賽庚啶:小於6歲一次劑量不超過1mg,2歲以下不宜使用。

氯雷他定:2歲以上使用。

西替利嗪:美國 FDA 即批准西替利嗪可用於2 歲以上兒童,國內說明書限定6個月以上使用。

複合感冒藥

總的來說,越小的孩子服用複方感冒藥,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越高,因此很多國家都把這類藥物的最小適用年齡規定在 6 歲以上,對於6-12歲的兒童也不推薦使用。

美國兒科學會(AAP)就明確表示,應避免給 6 歲以下的孩子使用感冒或者咳嗽藥物。

但這類藥物在我們國內用得非常廣泛,感冒的嬰兒也往往得到這樣的處方。

艾暢:艾暢臨床上常常用來治療寶寶感冒,不少家長一遇到孩子流鼻涕、咳嗽,自己也會去藥店購買這個藥。

艾暢主要成分為偽麻黃鹼與右美沙芬,這兩種成分對於 2 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沒有明確的安全劑量。

偽麻黃鹼或去氧腎上腺素之類的減充血劑大量攝入會導致兒童過度嗜睡。

它們也會引起心臟節律紊亂,特別是與含有咖啡因的藥物結合使用時。

右美沙芬:前面我們也提到對於兒童,它根本沒有高質量的研究證實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可能對寶寶產生毒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艾暢這個藥品不在國外生產和銷售,僅在中國生產並廣泛使用。

隨著國內醫療界質疑聲高漲,2018年06月01日CFDA依強生製藥有限公司申請,註銷艾暢藥品註冊批准證明文件。同類的藥物還有惠菲寧、泰諾等,6歲以下的孩子應儘量避免使用。

另外,國內很多兒童複合感冒藥都貫用“小兒”兩個字,但不是所有帶“小兒”字樣的藥物,都適用於各年齡階段的小兒。

如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小兒複方氨酚烷胺片、氨金黃敏顆粒等藥物都含有金剛烷胺,因為尚不清楚成分金剛烷胺在1歲以下兒童身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1歲以下兒童禁用這類藥品。

哪些藥可以放心給娃用?

說完了這麼多禁用藥和慎用藥,貼心如鹿大大,當然也準備了一份兒童常用藥品白名單!

家中常備這些藥品,就能應對娃90%的常見疾病哦!

快看!這些“兒童藥”已被禁用!寶寶能用的藥還有哪些?

❏ 退燒藥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兒童學會推薦的兒童退燒藥有兩個: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

❏ 感冒藥

感冒這種病,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週好。因此,對症護理就好啦!

一週沒有好轉(特別是發燒症狀),建議醫院及時複查,避免繼發細菌感染。

小寶寶鼻塞,可以在鼻腔內滴入幾滴生理鹽水,軟化鼻痂後再用吸鼻器吸出。大一點的寶寶可以使用生理鹽水洗鼻。

娃痰多不易咳出,必要時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用沐舒坦、富露施、易坦靜化痰

❏ 腹瀉推薦用藥

蒙脫石散:

可以有效吸附消化道的細菌和病毒。

口服補液鹽Ⅲ:用於預防和糾正輕中度脫水。

❏ 抗過敏藥

西替利嗪滴劑或氯雷他定糖漿備一種即可,避免錯誤用藥發生。嬰幼兒首選西替利嗪滴劑

❏ 皮膚病類藥物

建議選擇孩子生活中發病率相對高的皮膚病類藥物。

用於娃蕁麻疹、痱子或蚊蟲叮咬時皮膚止癢的爐甘石洗劑。

預防創口感染的百多邦軟膏等。

好啦,更詳細的兒童安全用藥名單,請戳:

這份名單可是鹿大大貼心整理出最權威的醫院“北京兒童醫院”開具的藥品清單哦~大家可自行做參考選購。

Tips:

平時爸媽在家可以給娃備上的其它小工具:

喂藥器、吸鼻器、體溫計(耳溫槍、電子溫度計)、生理鹽水(清洗傷口)、碘伏(傷口消毒)、創可貼(小傷口處理)、無菌紗布(包紮傷口)、醫用棉籤(塗啥都方便)。

快看!這些“兒童藥”已被禁用!寶寶能用的藥還有哪些?

原文發自:“乖乖用藥”微信公眾號(guaiguaiyongyao)

乖乖用藥:專業科普醫藥小常識,讓你成為家庭醫藥小專家

快看!這些“兒童藥”已被禁用!寶寶能用的藥還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