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吃饭时点茶,在中国清甜的下饭,在日本苦的更有滋味

在外国叱咤风云的咖啡,在中国却丝毫吃不开,中国人早就有茶了,同样的提神醒脑,而且味道清冽。中国人喝茶的历史有多长呢?有这样一个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遇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茶,神农尝百草中毒,全靠茶解了。这也难怪中国人对茶迷恋之深,尤其是中老年人偏爱挖掘养生茶。

同样是吃饭时点茶,在中国清甜的下饭,在日本苦的更有滋味

但是年纪小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喝茶,尤其是下午的时候最怕喝茶,喝上一杯一晚上都精神亢奋睡不着觉。只有出去吃饭的时候,才端起一杯茶,怎么都不离手:每当有人端起酒杯时,我就抬出茶杯,念叨着“以茶代酒”,以此躲开对方的围追堵截,这在劝酒文化深入的山东,百试不爽。那个时候开始,茶是饭桌上挡酒的武器,是吃饭时的陪衬,味道清苦一解海鲜的油腻,却对它并没有多少的爱。直到去广东旅行,才发现吃饭时点杯好茶,这顿饭的滋味都不一样了!

广佛喝茶,清甜的才下饭

在广佛吃饭,每次刚坐下,服务员先问的,不是你点什么菜,而是你要喝什么茶。吃了两顿后,我真的是离不开了这茶的滋味。茶调和着美食,在舌尖会撞击出不一样的滋味。在佛山的第一顿点了一份无骨鱼,鲜溜溜的鱼切割开,架在毋米粥上,下锅入水三秒捞起不会老,搭上酱汁又鲜又嫩。但是吃得稍微多一点,就会觉得味重难忍,这时候来一杯铁观音,清口解腻,还能接着再吃上个十口八口。铁观音有着天然的兰花香,难怪位列中国十大名茶。第一次觉得,之前在北方喝的茶太过苦涩,南方的茶更为柔和圆润。

同样是吃饭时点茶,在中国清甜的下饭,在日本苦的更有滋味

自此吃饭默认必点铁观音,小伙伴却受不了,下次点单时捷足先登换了罗汉果茶。我心中忐忑犹疑,等茶水上来喝一口,才发现,这茶居然是甜的!那种清冽咧的甘甜,配着广州的早点,一点也不违和。罗汉果茶甜度是蔗糖300 倍,却有着清热润肺的功效。每喝一口,我都感叹一句:怪不得说广东人会吃,连这茶水都走下神坛,和餐点搭配得如此完美,成了下饭利器,各种碳酸饮料都可以靠边站了。

同样是吃饭时点茶,在中国清甜的下饭,在日本苦的更有滋味

日本茶乡,苦茶才有滋味

日本受中国的影响,对茶也是爱很深。每次在日本餐馆坐下,不用看菜单,也知道饮品里有一个选择,乌龙茶。但在日本最为有人气的,却是抹茶。喝抹茶需要用茶筅,把茶粉末打成泡,“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唐代诗人写过这样的诗句,来形容抹茶的美妙感。说起来,这也是从中国唐代学过去的,但在日本人的极力追捧之下,反而成了日本炫耀的一项产业。

同样是吃饭时点茶,在中国清甜的下饭,在日本苦的更有滋味

想在日本了解抹茶,一定绕不开日本茶乡宇治。当地到底对抹茶多狂热呢?有抹茶冰淇淋、抹茶面、还有数不尽的以抹茶命名的香水沐浴露。抱着好奇心,我点了一份抹茶面,它是深绿色的,入口倒也还算筋道,但是你说好吃,那是夸张的。但吃货并不能在此放弃,我又点了一份抹茶小点。

同样是吃饭时点茶,在中国清甜的下饭,在日本苦的更有滋味

盛满绿泡的抹茶上来,我皱了一下眉头,虽然入口柔软,但这味道实在是太过苦涩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追捧它呀?随后我吃了一口和果子,这是红豆馅儿的,忙不迭被粉末呛了一口,日本的甜食也太齁了,端起抹茶理顺一下。没想到,甜甜的和果子和苦涩的抹茶,在嘴巴里碰撞出奇妙的感觉,就像是苦尽甘来,又像是甜里混杂着青涩之味;旁边的宇治川缓缓地流淌,正午的阳光打在手中的抹茶杯子上。

同样是吃饭时点茶,在中国清甜的下饭,在日本苦的更有滋味

我忽然明白,为何那么多人喜爱抹茶。单喝抹茶略苦,单吃甜点略腻,但是一苦一甜却恰到好处,犹如人生之经历,苦后甘甜比甜腻的滋味,更让人记忆深刻。不禁想起一句话:只是黑暗的人生让人沮丧,一帆风顺的人生让人无味,曲曲折折的人生,就像是黑白两色的熊猫那样惹人怜爱。在日本喝茶,果然还是苦一点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