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地宮的“穿三泉”和“下錮三泉”工程技術

秦陵地宮修建的頭一道難題就是遇到了源源不斷的地下來水,怎麼解決地下水的問題呢?尤其是在兩千多年前、生產力和建築技術並不發達的秦朝,然而中國古秦代的科學家和工匠們真的做到了。而"穿三泉"和"下錮三泉"工程技術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健所在。

秦陵地宮的“穿三泉”和“下錮三泉”工程技術

那麼什麼叫"穿三泉"呢?穿:就是開挖的意思;三:是個概數、指在施工中遇到滲水或水源而修建的阻排系統工程;泉:就是死者下葬的地方;科考人員在秦陵的封土南側進行了考古勘探,發現在距地表面約40米深的地方、分佈著多達6層的砂層,其中比較厚的三層相當於濾水層,來自驪山方向的地下水就是通過這三層砂層滲透到這裡的,這三層濾水層正是文獻中所指的"三泉"。

秦陵地宮的“穿三泉”和“下錮三泉”工程技術

下錮三泉:在陵墓開挖的同時,施工者在地宮東南走向的迎水面,挖了一條超過地宮深度的U型溝壑、以匯聚各層的地下滲水,這條溝壑約8百多米的排水渠繞墓三側,其位於南段的水渠最寬、上寬84米、底寬9.4米、中深39.4米,而這僅是整套工程系統的前段。

後段排水設施與前段排水工程相接於西北端,是一組長達5百多米明井和暗井構成的後段排水工程。後段渠的作用是將前段溝渠匯聚的地下水順利的排出陵園,這些明井暗渠連成的排水道呈"Z"字形佈局。

秦陵地宮的“穿三泉”和“下錮三泉”工程技術

為了保證秦陵地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施工完成後就要對陵渠進行掩蓋封土,於是秦代工程人員便利用枯水季節,將加工過的青膏泥和黃土用於封填前段的溝渠系統。因此前段溝渠便由開始的排水渠,變成了由排水轉為阻水的攔水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下錮三泉”工程技術。北京長安街上有座巨型的標誌性的建築物~國家大劇院,據說當年挖地基挖到40米深的時候,來自人民大會堂方向的地下水便源源不斷地湧了進來,使得國家大劇院的地基出現了問題,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當時釆取的補救措施和技術理念,與秦陵的阻排水系統技術基本上是一致的。

秦陵地宮的“穿三泉”和“下錮三泉”工程技術

秦陵地宮這一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可謂是匠心獨運、巧奪天工!科考人員經過物探技術發現,墓室和秦陵地宮崗、處於相對乾燥的環境中,而在排水工程外側相同的深度內卻處於飽水狀態。正是因為有"穿三泉"和"下錮三泉"這套系統的工程技術,才確保了秦陵地宮的乾燥環境,同時也有力的證明了、這個經歷了2200多年的秦陵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發揮著它的作用。這讓我們感嘆之餘、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秦人超凡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