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钱起来个示范,苏轼给了认证

遥想当年,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巨星如许冠杰、徐小凤、关正杰、罗文、林子祥、陈百强、梅艳芳等。

这其中谭咏麟和张国荣尤为耀眼,甚至出现了谭张争霸的局面。

等到谭咏麟、张国荣等人陆续引退,香港乐坛出现“真空”时期,“四大天王”横空出世,延续了香港乐坛的辉煌……

什么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钱起来个示范,苏轼给了认证

不过我想聊的内容,和香港乐坛毫无关系……

书归正传!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的话,那么盛唐诗无疑是唐诗的顶峰。

盛唐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孟浩然、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裴迪、常建、王之涣、崔颢等。

而其中李白和杜甫尤为耀眼,大概就相当于张国荣和谭咏麟(不太恰当),不过没有出现两人争霸的局面,杜甫还是李白的小迷弟。

等到李白、杜甫等人过后,唐代诗坛出现了短暂的“真空”时期,“大历十才子”横空出世,延续了唐代诗坛的辉煌……

拿“四大天王”类比“大历十才子”实在有点不妥,不过这样能形象地说明“大历十才子”对于当时诗坛的意义。

钱起的神来之笔

钱起就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甚至被誉为

“大历十才子之冠”

相传钱起考中乡试后,出去游山玩水。

一日晚上,他正在旅舍休息,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在反复吟诵:“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吓了一跳,不会是半夜闹鬼吧,赶紧穿上衣服出去,但院里空荡荡地根本人,

若干年后,他进京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科举主要就是写诗,名曰:试帖诗

这年考题为“湘灵鼓瑟”出自《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钱起起笔写的很快,但是到了最后一联卡了壳,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诗句。

苦思冥想之际,灵感乍现,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夜晚,于是信笔写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作为结尾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什么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钱起来个示范,苏轼给了认证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一联,不仅和韵,意境也非常契合,而且还把整首诗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绝对是点睛之笔

这首诗成为试帖诗的典范,钱起也理所当然夺得第一名。

苏轼邂逅佳人

北宋年间,苏轼是不折不扣的全民偶像,当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读苏轼的诗词。

有个叫章元弼的人,长得丑,娶了一个漂亮媳妇,但是章元弼为了研究苏轼诗集,竟然冷落新婚娇妻,媳妇闹个小情绪,就直接把她休了。

看到了吧,苏轼魅力有多大,男女通杀不说,还把人婚姻整破裂了。

所以,苏轼几乎走到哪都会碰到粉丝,拦路要签名的、大声喊“命给你”的,比比皆是。

1072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工作之余,经常会到西湖边上走走,留下不少诗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什么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钱起来个示范,苏轼给了认证

一日,闲来无事,就约上张先等一帮人在西湖边饮宴。

打远方,来了一条画舫,上面有一位三十余岁的美貌女子

那女子也不怯生,径直走到苏轼面前说:

“小妇人仰慕苏大人多年,一直没机会,如今我已为人妇,听说您来游西湖,特意赶来,也不怕别人说我不守妇道。小妇人善于弹筝,今天请让我为您演奏一曲。”

说罢,她便轻抬玉手,缓缓弹奏起来,琴声如泣如诉,在座之人无不动容。

一曲过后,美貌女子就乘船离开,苏轼沉浸在琴声里,呆呆地目送其离去。

苏轼满脑子都是佳人的影子,遂填了首《江城子》,最后一句就化用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处,人不见,数峰青。

确实是曲终佳人已不见,唯有江上数峰青。

什么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钱起来个示范,苏轼给了认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