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領地 楊德振

2020年的春天,本應該同其他年份的春天一樣,是一個春光明媚,草長鶯飛,遊人如織的季節。可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湖北乃至全國大部分省份的人們只能選擇宅在家裡,靜守歲月,無法在春光中徜徉和外出踏青,放飛心靈。我同人們一樣,困在大別山深處,宅在老家房屋中,40多天了,身體沒有離開過自家的院子門。

我把自己略顯臃腫的身軀寄居在煙薰火烤的祖屋裡,每天同耄耋之年的父母蜷縮在自家小院中,目睹炊煙裊裊升起,樹上雀來雀去,天空中日出日落,雲蒸霞蔚,晝夜交替,一日又一日,我在心裡享受這份安詳的時光。

在小院裡踱步時,我常常想到這樣一個話題:在這次大疫情下,安頓我身體的是老家的祖屋,祖屋是我生活“庇護所”,是我身體的舒適領地;雖然有點狹小,但在這裡可以無拘無束,自自然然,安安全全,從從容容。

身體的領地由各種物質構築,小的包括房子、衣物,食物等一切用度,大的包括大地、陽光、空氣、水等一切自然元素,這些構成了生命物質領地的具體內容,這些是一個人正常生長、成長、成熟、終老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和基本前提,是幸福的依託。

有的人物質領地很富庶、很豐盈,有的人物質領地很貧瘠、很蒼涼。無論物質領地的窮與富,我覺得僅有這些,還不足以談人生的全貌,還不足以談論人生真諦的全部,它只是生命樣貌的一個支流。

人生真正大氣磅礴的是物質領地之外的精神領地。一個人如果能夠精心構築起自己的精神領地,讓精神領地富足而安寧,那人生才算是圓滿的,那才是人生完美的樣貌和結局。哪怕物質領地相對貧瘠,精神富裕可以彌補物質的短缺,精神領地可以用無形的善心愛意和包容寬容遮掩物質領地簡陋與單調。

時下各種宗教為什麼都在致力於自己的體系內的精神領地的宏大構建,而非殫精竭慮建設宏宇高廈等物質外形的東西,其實就是為了爭取人們精神的維度更加寬綽與豐沛、浩大與無涯。畢竟物質的維度有限,不能讓人產生長久的愉悅與痴迷,而精神領地的豐沛與富饒則不一樣。它可以讓人產生強烈的而持續的審美感和吸引力。審美感來自精神儀式的莊重與純潔,吸引力來自精神屬性的高蹈與認同。

那麼在精神的領地裡,有哪些具體內容呈現呢?我覺得凡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都是精神領地裡的豐富內容與內涵;例如思想、道德、品質,學養、良知、智慧、靈魂等。

一個人只有在精神領地裡無限的涵養和成長,才能獲得愜意的心靈棲息地和幸福的人生。一個人如果只在物質領地裡費盡心思,極盡其能,或不嫌其多、總恨其少,不去關注和構築自己的精神領地,那麼,他(她)的幸福尺度和長度到最後總是有限的。即使天天睡在金子做的床上,也可能會不安寧,噩夢連連;即使不做噩夢,也不會產生持久的幸福感。相反,如果一個人在精神領地裡構建了宏大而飽滿的"內置”與"外顯”,就就算他(她)的物質領地相對貧乏、荒涼,他(她)一樣可以產生正向的價值觀和滿滿的幸福感。時下一些很富足的人,為什麼總是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其實,就是精神領地沒有搭建起來或構築得稀稀散散,不成體系。

時下,正處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人們大部分按要求必須呆在家裡,這個時候比拼的不是物質領地的富庶與堅固,而是精神領地的強大與荒蕪。一些人苦悶、急躁、焦慮,憤懣、不滿就是精神領地失守失防的表現和結果。今天我聽到兩夫妻在家因呆的時間太久而吵架和打架,便是一個新的倒證。所以從人生的長遠規劃來看,重視精神領地構建的人最後都是贏家,是真正笑到最後的幸福人。

二0二0年三月四日於老家楊家河村

作者:楊德振(廣東作家、酒店職業經理人、心智研究專家)

地址:廣州市環市東路326號之一1704房

郵編:5100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