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心意龍門十三槍乃武當山道總徐本善所傳。槍長一丈二,也有一丈零八寸的。屬內家大槍術。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悠然之道骨仙風盎現於其間,洵乃內家大槍術之典範。

博大精深、變換莫測的槍術中,不外乎“抖擰扣撩扎崩劈挑纏雲掃絞閃帶鎖點橫蓋搗攪攔截拿提撥穿刺抽推擋掤格拋摔舞換回折”等等三十八個“字”的基本槍法運作方式與打法。心意龍門十三槍即佔了“抖扣扎崩劈挑纏雲帶鎖點橫”等十三個“字”的槍法運作方式與打法。但筆者看來,心意龍門十三槍的打法遠遠超出這十三個“字”的總結描述。

(一)烏鴉撲翅

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右手扶槍,面南而立(圖1)。

左轉面東,身體略後仰;右手向前舉槍,左手在下接槍(圖2)。

上右腳形成右斜牮步,隨著向前探身之際,左手繞過右手,協助右手往前下方推送槍身,右手再次握住槍把繼續往前下方送槍,左手回落到襠前,眼視槍尖(圖3)。

右手握槍,使槍尖遛地往前一杵,爾後單手將槍撅起;身體起立,左腳往前託蹭半步(圖4)。上動不停,右轉90度,上左腳形成低馬勢;右手回拉槍把,左手接握槍身並猛力往前下方壓劈(圖5)。

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要點及說明:右手單劈挑起大槍,吸氣下沉,閉氣蓄力,意注雙臂,內外相合,功拳一體,極具內家拳械之典範。大槍劈下,如雷貫耳,嗖嗖作響,暗寓著武當山“烏鴉嶺”烏鴉多得出奇,飛來鋪天蓋地,氣勢磅礴,銳不可擋。

(二)金雞上架

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承上式。提右膝,左腿蹬成金雞獨立狀;右手鬆握槍身前滑,右手往右側上方邊抽拉槍把邊裡旋(尺)臂擰槍,使槍尖由下向右向上再向左向下逆時針環繞劃圓。槍身橫貼於胸前,眼視槍尖(圖6)。

右腳向左橫向蓋步,邊外旋(尺)臂邊向外向下向懷裡拉槍把,使槍尖由左向上再向右向下順時針環繞劃圓(圖7)。

上動不停,隨著左轉身,左腳向左前方猛跨一步成左弓箭步;乘腰身前衝之力,雙手持槍往前平扎出去(圖8)。

要點及說明:金雞上架運槍形式,先逆時針外撥,而後順時針裡擰環扣並平扎槍出去,即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幾乎每個槍術套路中都少不了“攔拿中平扎槍”。右蓋步一落地立即上跨左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捋槍平扎出去,手眼身法步必須協調。中平扎槍與中平崩槍,槍身必須貼身而出,方可達到最佳發力效果,歷來扎槍秘傳。武當槍法口訣:“扎槍如閃電,往來一條線。”

(三)泰山壓頂

承上式。腰右擰,右腳向左腳後倒插步;雙手持槍邊向右側上方回拉,邊逆時針方向環繞外撥(圖9)。上動不停,左腳立即向左前方跨上一步,並繼續往前上方崩槍(圖10、11)。上動不停,沉身坐臀,右手抽拉槍把,左手壓劈槍身(圖12)。

要點及說明:泰山壓頂和金雞上架之槍法運作方式與勁意勁力完全一致。只是崩扎槍比中平扎槍前送時槍尖略高一些。泰山壓頂比中平扎槍多一個右手抽拉、左手壓劈槍身的動作。

(四)太公釣魚

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承上式。左轉身90度,雙腿屈蹲,左腳不動,右腳向前託蹭半步;右手向下向前向上弧形推挑,左手下滑作支點,使槍尖由下向前向上撅起(圖13)。

(五)蜻蜓點水

承上式。隨起身之勢,帶動槍身後段上提;同時,壓落槍身前段,使槍尖下點又不得著地(圖14)。

要點及說明:太公釣魚與蜻蜓點水,身法的先下撤後起挺,槍尖上挑下點,一起一落,一落一起,節奏清晰明快。寓於起落跌宕陰陽暗合內家拳械之異徵。武當槍法口訣:“氣沉丹田探起身,點槍下扎莫遲緩。”可謂身心凝聚槍身,起落有致,起跳迅猛異常,下點準確有力。

(六)烏龍擺尾

承上式。左腳向右前方蓋步一落腳,右腳立即橫向右橫跨一大步成斜牮步;雙手持槍,使槍尖由下向左向上再向右下方順時針環繞鎖釦(如圖15、16)。左腳再次向右前方蓋步,左腳一落步,右腳立即橫向向左橫跨一大步再次形成斜牮步;雙手持槍,使槍尖由下向右向上再向左向下逆時針外撥攪繞(圖15細線所標運動方向,圖16附)。

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特注:左蓋步右橫跨步成斜牮步為一步,第一步雙手持槍,使槍尖向外向下順時針環繞鎖釦,第二步雙手持槍,使槍尖向裡向下逆時針外撥絞繞,總共退行三步。落式為(圖16附)。

要點及說明:無論順時針向裡環繞鎖釦還是逆時針對外撥攪,都寓著抖擰閃點等暗槍手法。烏龍擺尾是在退走行運之中攔撥鎖釦來犯之敵。俟機奪勢,後發制人。

(七)一柱擎天

承(圖16附)式。隨左轉起身之勢,右腳提膝擺起,左腳一蹬,凌空躍起;雙手持槍往前上方送槍(如圖17、18)。

上動不停,落地後成低馬勢,面南;左手向左平推,勾手向下,右手回拉槍把舉架頭頂(圖19)。

(八)天柱迎日

承上式。左轉90度,上右腳成右弓步;左手接槍與右手同時往前上方推崩槍身(圖20)。

注:崩扎槍與平扎槍在勁意勁力以及運作形式基本一致,只是崩扎與平扎槍尖略高一些。崩扎有著推崩壓劈扎之綜合手法。

(九)飛虹橫江

承上式。雙腳不動,左轉身之同時左手屈肘回拉,右手前推槍把,使槍尖由右向上向左再向下劃圓半周(圖21)。

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右後轉180度,左腳向前跨一大步,形成低馬勢;右手抽拉槍把,左手推壓槍身,使槍由左後方向正前方劈下(圖22)。

(十)追風趕月

承上式。起身提右膝,左腳一蹬騰空躍起;在空中完成先使槍尖外撥攔截逆時針環繞,繼之裡絞順時針扣鎖如圖(17、18)中細線所標運動方向。

上動不停,一旦落成馬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槍平扎出去(圖23、8)。

要點及說明:在空中迅速完成先逆時針外撥,後順時針里扣、一反一正近二圈後將槍平扎出去。這就是常說的“騰空攔拿扎槍”。

(十一)回馬槍

承(圖8)式細線所標運動方向。右腳提膝上擺,左腳一蹬,隨身體一齊凌空躍起;雙手持槍由下向上撂起(圖24)。

上動不停,空中完成右後轉體270度,同時交叉換腿,落成斜勢左牮步;雙手持槍,使槍尖由上經過頭頂往轉體270度後的左前方劈下(圖25)。

右腿一蹬,進左腳半步成左弓步;雙手持槍,使槍尖由下向左向上再向右順時針裡繞環扣,爾後往前平扎(圖26)。

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左轉90度,左腳後撤一步,左腿挺直提右膝;左手回捋,抓住槍身後段,右手繞過左手,握住槍身中段,同時用力往左側後方搗擊(圖27)。

右腳落地為軸,右後轉身180度上左腳;左手推把,右手屈肘回拉,使槍整整翻轉一週(如圖28)。

上動不停,右手滑桿,左手往右迅速推槍,當左手即將靠近右手時,右手立即繞過左手握住槍把(換成左手滑桿),隨著右腳後撤一步,右手轉體180度的同時,向右側上方抽拉槍身,眼視槍尖(圖29)。

上動不停,左腳向轉體後的左前方旋擺,腳尖點地,右腿挺直,支撐身體重量;左手為支點,右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懷裡絞繞壓槍把,使槍尖向下向裡向下再向外撅挑,眼視槍尖(圖30)。

要點及說明:回馬槍意在誘敵深入。先是騰空翻轉270度劈槍,爾後暗中搗擊,再次轉體180度,推刺換手挑擊……方向不定,虛實不分,聲東擊西,集劈、扎、搗、壓、穿、撥、絞、挑於一體,令敵進退兩難。

(十二)葉底偷桃

承(圖30)式。左腳向右前方蓋步,右腳立即橫向向右跨一大步,形成低勢斜牮步;隨身體右傾之勢,左手推壓槍身,右手往左腋下推把(圖31)。

身體起立,左腳略向前託蹭;槍尖由左側旋擺到左側上方,同(圖29)。

上動不停,左腳繼續向左前方旋擺,腳尖點地,右腿挺直支撐身體重量;雙手持槍,使槍尖向下向裡向上再向外撅挑,眼視槍尖,同(圖30)。

注:葉底偷桃,邊退邊來回壓蓋絞繞挑擊,意在誘敵深入,總共三次。

(十三)鐵牛耕地

承(圖30)式細線所標運動方向。左轉上左腳,槍尖下落指向地,眼注視槍尖(圖32)。上動不停,上右腳;雙手持槍,令槍尖由下向左向上再向右向下順時針絞繞環扣,暗中擰抖閃點槍身,嗖嗖作響(圖33)。

注:面東行走,上左腳,進右步,閃點擰抖槍身共三次。

(十四)收式

承(圖33)式細線所標運動方向。

心意龍門十三槍,槍法簡易,樸實無華,蒼勁遒放,風格獨異!

左腳為軸,右腳一蹬,身體旋轉270度,面朝正南;雙手持槍同時橫掃一週,槍尖指向東南方(圖34)。

上動不停,右轉向西南方探身,由左牮步轉換成右牮步;雙手持槍,由東南向西南壓劈(圖35)。

回身起立撤右腳,左手向左側推立掌,右手扶槍立於右肩前,平視(圖36)。

上動不停,左手落於左胯,同(圖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