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山的上與離


九重山的上與離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

後來,山還在,廟被拆。

山上的和尚去了遠方的山,據說有的也下了山。

留下一座山,山下的人築起階梯,蓋起房子,從上到下,總共九座山頭,有的人住了上去,有的人還在山腳。

小林子住在山腳,隨父母住。

父母是山民,祖祖輩輩守著山腳的一畝三分地,除了交的公糧外,其他的都是自家用。門前的小空地做了院子。

吃完晚餐,他就隨父親坐在院子裡,向山上望,山上的燈火像天上的星星,時隱時現,有的地方暗些,有的地方亮些,越往上越亮,亮如白晝。

有的時候上面飄下管竹絲絃之音,有的時侯是雞飛狗跳的聲音。

小林子問父親:這座山有多高?

父親答:有天那麼高。

小林子又問:那你去過山頂嗎?

父親答:去不到,年輕的時候沒想過,等想過的時候就老了。

小林子接著問:山在那,為什麼你不上去看看?明天我們一起去好不好?

父親笑笑答:你想去便去。得你考上了,你就有機會上去了。我和你母親在山腳下等你。

小林子自此記住了,原來想上山就得先上學!

於是,他開始起早貪黑的讀書。只要天還亮,他就坐在院子裡讀書,累了的時候看見那座山頭,望著最高的山頭——那是他要去的地方!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八歲那年,他收到傳書,前往第六座山頭的書院學習——他很高興,他終於要去領略山上的風景。

他高興的拿著傳書跑回家,告訴父母:我們可以上山了!

父母收拾著包袱,這是給他的,他才明白,這封傳書,只能允許他一個人上山。

他上山的路只有他自己能去,父母去不成,他可以下山看父母,父母沒有上山看他的路——雖然路就在那。

上山的時候發現有的小夥伴跟他揹著一樣的行囊,也有的夥伴眼巴巴的看著他們,目送他們的離開。

一同上山的人很多,他們先到了第八座山門。

第八座山門的看守跟父親很像,比父親多了條頭巾——山裡的男人一般都是光著膀子沒有什麼裝飾的。抵達第八座山門的山路是自然踩成的,上山的人很多,大都綁著頭巾,低著頭,皮膚曬得黝黑,比父親的還黑。

抵達第八座山頭後,同行者有些離開隊伍,融入了第八座山的人海里,包括他認識的幾個小夥伴,消失的如此之快以至於他忘記是否曾經認識過他們。

第七座山門看守穿著一件白色背心,山路稍微有了形,多了些小石子兒,坑坑窪窪的,不注意會滑一跤。小林子嘗試望下山崖,有的地方正好是八、九兩座山頭突出的部分,也許,這落下去幸運的會落在那兩座山頭還有得救,如果不走運,就真的粉身碎骨了。

他驚訝的看到有人從山下去勾住山上突出的部分,想要越過看守爬上去,有的成功了,有的在往下摔......

他回過頭來,發現隊伍中又少了些人。

終於來到第六座山門,這的看守和氣了很多,穿著灰色的外套,有些瘦癟,比父親白多了。他入山門後,進了書院,才發現原來這的小夥伴跟村裡的小夥伴太不一樣。長的更乾淨,穿的還好看,玩的花樣也很多,他一下子入了迷,心想:還是山上的好。

每年書院裡,都能看到有人來,有人走,有的上去了上面的山頭,有的去了下面,有的留在第六座山,當然也有的還留在書院。

他在書院的幾年裡,認識了新的夥伴,有的天生生在第六座山,有的也跟他一樣來自下面的山。

他第一次愛上一個姑娘,後來,書院的學習沒結束,姑娘就跟人上了山;

他又愛上了一個姑娘,最終不歡而散;

他學會了喝酒,抽菸,儘管他不喜歡,卻還是在兩次失去姑娘的時候喝的大醉,然後將瓶子扔下了山——有人叫道:空瓶子,5毛!

這期間,他要學習,只是沒了以往的勁頭。

想要上山,已經在了。

山上的東西不一樣他見了,未來他生活在哪裡呢?

還有更高的山,他還是要去看看!

很快他也要離開書院,書院裡學的是醫,從醫需要到第五座山頭去,據說最好的醫生都在4、5座山頭,於是他知道,他的選擇必須往4、5座山頭了。

5以下的山頭也有從醫的,但他知道那兒的風景他見過,他要去更高的地方看看。

他抵達第五座山頭時,看守要求他交費用。

他問:什麼費用?

看守答:著裝費。

他又問:我剛出來沒錢怎麼辦?

看守又答:兩個選擇,下山找父母要,或者打個欠條,穿了再還。

小林子想,再下山要花更多的時間,父母也沒有錢,不然就打欠條吧。於是按了手印,領了一套板正的衣服。

這是他第一次穿這麼板正的衣服,就是有點大,感覺像在套子裡。他想起他喜歡的第一個姑娘,帶他走的人也是穿著這樣的衣服,只是比自己的好看些。

他在第五山座山頭的時候,認識了他之後的老婆,同在一個山頭,不在一個村。

他們就這樣生活了好久,見過跟他穿一樣衣服的,知道那是書院的高級老師;見過梳著鋥亮頭髮的,那是這山頭的維護者;見過打扮異常妖豔的,那是山上有名的快樂城裡的人......

他也能經常看到佈告欄裡提到三層以上山頭的消息,他後來知道那是他不能邁上去的。他知道,自己可以再努力點,去到第四座山頭,其實那的風景也不錯,關鍵是到了那座山頭,他可以把父母帶上,他有能力支付山頭的“著裝費”。

最終他如願以償,交了著裝費,父母上下山無阻,卻還是沒住多久,父母就下山了,只是小小林出來的時候,父母幫助上山照料才會來。

父母說,住不慣,山上太高,不習慣。

小林子也不多說,抱著小小林,每天仍然去看山上的燈火,不再像小時候的光芒萬丈,他很知足。

小林子看著懷裡的小小林,哄著他:小小林,等你長大,你要去第六座山的書院學習,到第四座山來生活,至於更高的山就看你自己了,或者,我們換個山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