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智齒釋義: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徵,因此被俗稱為“智齒”。智齒生長方面,個體有很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蒐集平日裡拍片常見的智齒圖片,看看你的牙與下面幾圖相似。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左側智齒傾斜阻生,頂壞前牙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圖片2.右側智齒傾斜阻生頂壞前牙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圖片3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圖片4.右側智齒水平阻生,你能知道我的存在?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圖片5.左側智齒埋伏水平阻生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圖片6.右側上頜智齒接近水平阻生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圖片7兩側下頜智齒阻生

看智齒千姿百態盡顯妖嬈,常見智齒阻生照片一組

圖片8

在原始人類階段,由於粗糙食物的磨耗,牙齒的高度和寬度不斷減少,後面牙齒有足夠的空間依次的向前移動,從而使我們的第三顆磨牙(也就是智齒)能夠在16歲左右開始萌出。

但是現代隨著人類食物日亦精細,牙齒的磨耗日益減少,同時由於咀嚼精細食物對頜骨的刺激降低,使得頜骨慢慢退化,逐漸縮小,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牙齒萌出空間不足,智齒的萌出時間也相應的推遲到成年之後,也就是18~30歲之間,由於一般認為這個階段是智力發育的高峰時期,所以人們常常稱這顆牙齒叫做“智齒”,也就產生了“智齒”的說法。

智齒是第三磨牙,俗稱“立事牙”,是牙列中最後一顆牙。這顆牙大約在於18歲至30歲之間萌出,所以稱立事牙。

下頜骨結構得不到充分的咀嚼功能鍛鍊,逐漸退化,牙量大於下頜骨量,這樣當第三磨牙長出時就常常位置不夠,以致萌出困難,這就形成了“智齒阻生”,智齒阻生是青壯年人的一種常見病。

阻生的智齒可以引起牙列不齊,冠周間隙感染,張口困難,第二磨牙齲壞,嚴重的還可引起頜骨骨髓炎等。

如果發現有智齒阻生,並反覆引起發炎的,就應該早日拔除,以免引起其它症狀或疾病,如果已形成智齒冠周炎,應給予抗生素治療,待炎症控制後再行拔除。

下頜智齒能夠正常萌出並且有正常的咬頜關係者僅僅佔很少數,“智齒”萌出時由於沒有足夠的空間,很容易長歪,例如出現向頰側或者舌側傾斜、向前後傾斜等情況。

常常出現牙冠僅有部分萌出,外露於牙齦之外,另一部分被牙齦覆蓋,即在牙齦與牙體之間形成一個狹窄較深的袋子形狀的結構,醫學上稱之為“盲袋”,亦稱為“齦袋”,齦袋內容易積存食物碎屑和細菌,一般刷牙、漱口又難以清洗乾淨;加之冠部牙齦易因咀嚼食物而引起局部損傷,容易形成潰瘍。當全身抵抗力下降、細菌毒力增強時,便可引起牙冠周圍組織炎症,即智齒冠周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