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遙祭》——2020年清明節祭祖與思今 鐵本真

散文詩《遙祭》——2020年清明節祭祖與思今 鐵本真

 

今年的清明節讓活著的人更加感到悲涼、悽苦,更加懷念先人。因為疫情的緣故,遠在鄭州的我,不能回鄉祭祖。

  “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清明祭掃是為弘揚孝道,但厚養薄葬為真孝,盡孝更應在先輩活著的時候,在日常與親人的點點滴滴相處之中,更注重平時平常。

  祭奠祖先、緬懷親人意在表達孝思、孝敬和奉養活著的親人,同時也體現在教育下一代,後代的品德素養,重在用心,貴在真誠,心誠才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於心,不在人到而在心到。通過懷念先人的故事,敬仰先人的品德,秉承先人的遺訓,傳承先人的精神,讓家庭成為厚德之所,良好的門風、家風接續傳承,綿延不息。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自小具有的家國情懷和悲天憫人,善良的心都來自上輩人的辛苦養育、辛勤教育,沒有他們,他們良好的教育,我不知道我的人生會悲慘到什麼地步,至少,我的學識不足以理解和領悟到目前的境地。也許,剛經歷大饑荒、大鍋飯,吃食堂的年代,剛包產到戶,我家面臨缺吃少穿、缺衣少食,那個時候,我營養不良、體弱多病,活下來就很難說,也不大可能上到大學畢業,不能找到具有大學知識和修養的愛人,不能有一個儘管貧寒、布衣粗食,但溫暖、溫馨幸福的五口之小家。

  珍惜今天的美好時代,也深深感恩祖輩、父輩的艱辛與不易。再次,懷著深深的眷念緬懷我的爺爺,已經離開我們四年了;特地寫一首《如夢令·清明祭祖》紀念和緬懷。

散文詩《遙祭》——2020年清明節祭祖與思今 鐵本真

  如夢令·清明祭祖

  ---2020年清明

  鐵本真


  心宇清淨明瞭,

  寒食生者敬孝。

  昭彰思親少,

  風吹紙錢魂繞。

  安好,安好,

  至孝善首天道。

  深受中華傳統文化薰陶和浸潤的我,承擔著家庭中的中堅力量,承上啟下作用,時刻對至親心存孝明,言行孝道,孝順父母,敬重、奉養、贍養他們,是我的責任,天職。也為兒女們做好表率,示範之,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體現尊老愛幼的良好家風。

  我感恩先祖,您們是我們這個家庭大樹的根,給我們生命的養分,讓我們開枝散葉,保佑、護佑著我們。我們也有了生存、生活根基,向著美好生活進取、幸福之路前進。

  我雖不能給兒女們錦衣玉食,也竭盡全力善待和養育、教育訓練他們,讓他們繼承、傳承一輩輩傳下來的良好家風。

  為此,一首《釵頭鳳·天命》寫給自己的兒女們,也告訴兒女們,生命是天賜的緣分,我給你們的,我幫助不了多少,也代替不了你們多少,但是命運掌握在你們自己手中,自己人生自己把握,人生路靠自己走。



  釵頭鳳·天命

  鐵本真

  天地間,乾坤轉。

  門戶出身分貴賤。

  出入世,誰主管?

  廟堂之上,口含天憲。

  命,命,命。

  鷓鴣聲,燕雀鳴。

  尋常百姓家國情。

  教後生,正家風。

  四書五經,博取功名。

  令,令,令。

  [注]:下闕轉韻蘊含轉運,轉命運。

  2020年4月3日(4月4日清明)


  

  =======================

原創作家簡介:尚亦農,筆名:鐵本真一九七六年生人,伴隨著共和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出身河南南陽農民家庭,1999年大學畢業,本科學歷;自由擇業,現今蝸居鄭州。2018年自主創業,興趣愛好不多,工作之餘,喜歡象棋、書法、詩詞歌賦。自詡文化人、儒者,沾點騷客味道,舞文弄墨,自我安慰、自我療傷。沒有參加任何文學詩歌類論壇、協會;僅僅幾個志同道合之自詡的文人雅士相知、相會,高山流水、琴瑟和鳴。

  

散文詩《遙祭》——2020年清明節祭祖與思今 鐵本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