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個顧家的人在角落裡嚼糠咽菜

小時候在農村外婆家,每當來了客人或許雙搶時,外婆做好了飯,就一個人待在廚房裡,等到大家吃完飯,她老人家收拾完碗筷後,才盛起剩飯就著剩菜吃完一餐。後來娶妻生子,女兒的外婆也是如此。老人家都沒有進過學堂,但都遵循農村古訓:女人輕易不上桌。沒想到,這個古訓交給我繼承了,許多時候,我也是先吃剩飯剩菜再吃新鮮的飯菜,不是沒有,而是骨子裡留下來的捨不得。

可以這麼說吧,不少家庭,總有一個顧家的人在角落裡嚼糠咽菜,一分一釐積攢下來,才有了厚實的家底,才有了看著家人揮霍的喜悅,雖然這個人平日裡不引人注目。

醫務工作者就是這種人。

平日裡診脈看病、打針服侍,大家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因為患者付錢了。如果不滿意,加上醫護人員態度不夠好,就容易造成醫患矛盾。於是 那個待在角落裡的人就更加令人討厭了。

今年年初,情況發生了大轉變,角落裡的人成了掃地僧,掃平了東邪掃向西毒,掃得世人刮目相看尊重無比。其實,他們更願意待在角落裡默默地掃地,只要不克扣工資不代表捐款就行。

家裡已經掃得差不多了,有人又請求掃地僧幫助他們也打掃打掃衛生。掃地僧自己做不了主的,一切取決於家庭主要勞動力。不管去不去,無論幹得好乾不好,煙雲過後,還是願意老老實實待在家裡角落裡。

抬頭看去,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