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組合拳”促就業創業

(記者 燕麗娟 通訊員 黃雲海)日前,記者在曲霞鎮就業扶貧基地車間裡看到,10多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組裝各種電子元件。“在這裡上班離家近,方便照顧家庭,比在外面打工更適合我們。”曲霞鎮印達村村民於九英每天吃過早飯,將家裡收拾好後,就來上班。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我們全力用足用好公共就業服務和人社各項惠企便民政策,全方位服務低收入人群、農民工就業創業。”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陳永忠介紹,為了援助就業困難對象就近就地靈活就業,該中心在全市已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今年計劃新增300個公益性崗位,鼓勵各鄉鎮設立鄉村(社區)保潔員、保綠員、保安等公益性崗位;加大對貧困勞動力實用技術的培訓力度,對月嫂、編藤加工、小提琴製作等特色品牌項目今年繼續實施開辦“五包培訓”的模式,引導貧困勞動力積極參加培訓,掌握“一技之長”,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同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多渠道採集發佈企業需求崗位信息,便於失業人員、返鄉人員、退役士兵、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農村富餘勞動力等重點群體瀏覽查找到崗位信息和用人單位的聯繫方式,促進求職者與用工單位對接洽談。截止3月底,全市共有3800多人通過網上招聘信息,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在城鄉營造了鼓勵、支持各類群體自主創業的濃厚氛圍,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勞動者自主創業就業,通過網上推介創業項目,在防疫期間組織協調定點培訓機構開辦網上創業培訓班,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貸款、政策諮詢等一條龍服務。對復轉退役軍人、登記失業人員、從事非農產業創業的農民等首次成功創業並註冊登記且帶動他人就業,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並依法申報納稅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對首次註冊登記起3年內創業失敗,企業註銷後登記失業並以個人身份繳納社保費6個月以上的,給予社保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