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北京知青旧居

行进路途中,大家都有点犯困。迷迷糊糊之中,突然被一阵阵的锣鼓声惊醒,什么情况?怎么会这么热闹呢?我们还在猜测着,车子转过一个弯儿后,面前就呈现出个很大的平台,一辆停在场地中间的大巴车上,下来几十号的游客,那喧天的锣鼓声音,正是在迎接这些客人的到来。透过人群再往前看,”北京知青旧居“这几个红色的大字,就映入眼帘。

延安的北京知青旧居

行程安排中,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景点,所以今天遇上了,就感觉到有些意外。

北京知青旧居,是建在一座山的截面上,十几孔的窑洞,齐刷刷地顺着山势走向呈弧形排列着。每间窑洞的门口边上,分别挂有玉米、高粱、辣椒、大蒜等农作物,感觉是淳厚的陕北农家。每孔窑洞的门上,都挂有颜色很夸张的花花布门帘,窗户的小格子是用麻纸糊着,给窑洞平添了些许的神秘感。

延安的北京知青旧居

我推开一间房门走进去,室内陈列着锅碗瓢勺,盆盆罐罐,桌椅板凳,格局就是知青当时居住情况的再现。又推开另一间挂有红门帘儿的房门,一看就知道这是婚房,房顶上,是挂着红色的喜字拉花和红色的绣球,床上红色的铺盖叠的方正有型,显然这是知青们在这儿成婚的新房子。又进另一间,里面陈列在织布机,和简单的生活用品以及农具等,看到这些感觉一切都那么熟悉。因为我也曾从那个年代走过。

延安的北京知青旧居

那是在1975年的年底,高中毕业以后,也成为一名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说实在的,刚下去时有很多的不适应。可是一想到,只有好好的表现才有可能推荐上大学。也就咬紧牙关,努足劲与贫下中农同吃住,共劳动,打成一片。纺纱织布,大修农田,平整土地,最难忘的是赤脚行走在煤灰渣上,每迈一步都是绞着心。不是亲身体验,根本不知道两只脚踩在煤渣上的那种难耐的感觉。这里过去的主人,一定有与我一样的经历,一定也曾有偷偷钻进被窝里掉眼泪的。一次次的有样学样,在贫下中农中间留了个好口碑。虽然一年恢复高考取消推荐,但在一年却给我的人生打了个很好的地基……。

延安的北京知青旧居

外面的锣鼓再一次敲了起来。这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朝屋外走去 ,情不自禁的融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与他们一起舞锤弄擦,兴奋不已,好像回到了十七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