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逛一次青樓,現代人還真的去不起!

青樓文化也是古代文化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青樓,原指精緻豪華的雅舍,南開朱門 北望青樓。古代 青樓和妓院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文化水平極高。這些藝人賣藝不賣身被稱為清倌人,賣藝又賣身的被稱為紅倌人,中國娼妓的起源大約在周襄王時代,後來齊國宰相管仲設立女閭。被稱為娼妓的祖師爺。中國最早的娼妓是制度化的行業,是合法化,不會被歧視。尤其唐宋時期,詩詞文化水平高度發達。文人聚集此地也是常有之事。當時青樓沒有不識詩詞文化,能唱能讀還能寫也非常多,王之渙 王昌齡 高適三人常聚青樓,他們詩詞不分高下,常比較看青樓女子唱談三人佳作那個人的作品居多,結果也是不分上下,到了宋朝,詩詞文化更是巔峰,宋朝更是填詞的天下,很多佳作流唱至今都是出自青樓女子之手,其中以嚴蕊的如夢令最是稱絕,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人在武陵微醉,這首詞意境唯美,柔情醉人,那個微醉的美人,皮膚白皙,面色紅潤,楚楚令人心動。說她是梨花,不是,說她是殷紅的杏花,也不是,那白裡透著紅的美,像東風一樣情意濃濃,宋朝還有一位名妓,名氣非常大。她的名字叫琴操,13歲時做大官的父親被打入大牢,她被籍沒為妓,她出身名門,才藝非凡,16歲時因為修改了北宋大詞人秦觀的滿庭芳,而在杭州紅極一時。明清時期,最知名的當屬明末清初,名動天下的秦淮八妓,她們當時相當於時尚界的青春偶像,寫得小楷,上的手丹青,這八位分別是 顧橫波 董小宛 卞玉京 李香君 寇白門 馬湘蘭 柳如是 陳圓圓。

有的出身名門,有的後天垂成,吟詩作對,風極一時。尤其是柳如是的一幅雪山探梅圖,畫作唯美,小楷精緻,被後世學者譽為有晉人之風範。

我們不禁感嘆,這麼高端的會所,古人逛一次究竟價格幾何?

就拿宋代為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普通人進入也有一定的門檻,而且規矩很多,客人進門時候需要給老鴇一貫錢,當時一貫錢摺合一兩銀子,等客人上得樓去,需要點一桌酒菜,通常花費在40貫左右,除此之外姑娘們的小費也是不能少的,通常情況下需要消費五十貫錢。一般也就是五十兩銀子。

這五十兩銀子摺合日常基礎消費品如何計算呢,例如大米,物價基本屬於恆定狀態,根據宋史食雜誌記載註解煦 豐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記載每鬥折錢三十文,太平時期米價在一石300-600錢,以宋石66公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693-1617元,在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一千元人民幣,取箇中間值來算,青樓一次普通的消費五十兩也就是五萬元人民幣,難怪青樓都是達官貴人和商賈才子才能去的地方,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也是一年的收入總和。另外青樓女子也是有等級之分的,當然等級越高價格越貴,最高級別是花魁,當然也會設計很多關卡,一般人也見不上,據記載,當時秦淮八豔最有名的是陳圓圓,光見個面就需要三千元,被人買斷報價是五十萬,董小宛身價同樣不菲,據記載,董小宛贖身價三千兩白銀,摺合成現在的人民幣就是三百萬。

真的不是普通人敢去的啊!

青樓女子餘生不敢細思,在古代,特別是明清兩季,女子一但淪落風塵,淪為賤籍,此生悲涼無處言說了,必然考慮的是攢錢贖身,因為花期一旦不在,被棄之無人問津了,所以對花魁們來說,最好的出路便是被有錢的客戶大金主恩主買回去做妾,衣食住行也相對有了穩定保障,而且還有機會有自己的孩子,即便庶出,也好歹有一線機會,歷史上翻盤最成功的是曹操的卞皇后,在宛城曹操睡了張繡的嬸子,致使長子曹昂死於亂軍,原配丁夫人離異,而卞夫人生下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陳思王曹植,蕭懷王曹熊四個兒子。最終被扶正。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襲。有些花魁即便遇不到合適的金主恩客贖身,也會自己攢錢相中一個恩客替自己贖身。美好的結局往往不被別人關注,但是悲劇總是悽慘的。

比如杜十娘,寄託於恩客紹興府李甲富家公子身上,都是哄人的鬼話。李甲既無擔當,又畏人言。最後背信棄義,將杜十娘賣給孫富。杜十娘怒沉財富跳江自盡。

最成功終逆襲成為老鴇子的,當屬賽金花。先是被恩客官員洪鈞納為小妾,洪鈞死後被逐出家門,繼續攢錢重操舊業,積累資本到北京 天津開設妓院。

還有從良後遁入空門的,那算是造化了。鹿鼎記中陳圓圓就遁入空門,清末民初,在廣州提到明庵寶剎的尼姑庵,那其實是變相的高級妓倌,最有名的當屬清初尚可喜給自己妹妹修的皇姑庵,到了清末,徹底成了專供達官貴人和富商遊宴淫膩的場所。

所以說何處可逃,無處可逃,哪來那麼多不計前嫌的老實人忠心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