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自從買了一堆漢服後就特別喜歡蒐羅周邊古風之地前去拍照,深圳園博園、甘坑小鎮、觀瀾版畫村、大鵬古城等被逛遍後,慢慢延伸至鄰市,這不,東莞可園,新瞄準的目標,於是約上一二好友,穿上漢服施然而去。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可園小廳

從深圳北站坐高鐵到東莞虎門站,再轉地鐵後乘公交來到莞城區博廈社區。一路上看著窗外飛逝的風景,從繁華到淳樸,從選址上來看可園果然具有嶺南特色,儘可能遠離鬧市,在真山真水中建築園林宅邸,講究貼近大自然,追求真與實,不同於蘇州園林坐落於小巷深處,混雜於民居間,通過後天營造山林之境。陶淵明有兩句詩可以很好概括兩者之別,嶺南園林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蘇州園林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可湖邊的小道

花8元買古建築區門票入園後放眼所見門窗格扇、山水迴廊設計之巧妙之精細,讓我甚為驚歎,與江南纖秀園林和北方壯麗園林有所區別,它獨具求實兼蓄與精巧秀麗的特色,能與順德清暉園、佛山樑園、番禺餘蔭山房合稱清代廣東四大名園的可園果真有其實力,不枉一場奔波折騰!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可園庭院

那麼這座可園為誰所建呢?是官至廣西按察的莞城人張敬修,他退下官場後,便著手打造這個園子,於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開始修建,在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走一圈後發現園子不大,據說原來只有3.3畝,現在已經擴至30畝,但是嶺南園林該有的山水橋榭、亭臺樓閣、廳堂軒院樣樣皆齊,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可園大門不甚起眼,和平常普通老宅大門沒什麼區別,沒有奢華之氣,一派樸實作風,讓人完全想不到裡面竟是一番宛若世外之景,只有當置身裡面,才能領略別有洞天的魅力。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可園大門

從大門進入,穿過花隱園到可亭和朋友們匯合後,便在園內亭臺樓閣、山水環廊中穿梭取景拍照,雖然這園子建於清朝,但是環境和漢服很是契合,所以不時可以看到溜達的漢服姑娘和公子,彼此間相互微笑致意。在這裡要說一下,清朝剃髮易服,當時不興漢服,改穿旗服,所以清朝建築風格能和漢服相搭也是難得。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花隱園

可堂作為可園的主建築,是園主起居和舉辦宴會的地方,相較問花小院、雙清室等休閒娛樂之地,顯得頗為莊嚴。然而,我們更傾向到具有輕鬆氛圍的四周走走拍拍,所以在可堂短暫逗留看看便離去。

個人而言,壺中天、環碧廊、花隱園、擘紅小榭、問花小院等這些獨特小地方更深得我心。要在這些地方取景,還是得等好一會才有機位,畢竟不少人也看中它們的清幽雅趣。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壺中天太湖石

壺中天是一個倚著四面樓房形成的獨立空間,園主把太湖石和陶瓷桌凳置放在其中,閒時可以下棋喝茶、吟詩作對,抬頭可見天日,往外可瞧園景,一壺茶、一盤棋、一方天,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啊,如果不是礙著別人取景,真的不願挪步。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壺中天

走出壺中天來到雙清室,這裡蠻有特色,窗扇採用西方有色玻璃,日光之下熠熠生輝,內可下棋休憩,外有迴廊、穿堂,可觀賞花草池魚,三步一景,走過湛明橋又是一番場景,庭院花草樹木深,欲問可有君攜手遊?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雙清室對面的小庭院

在可園這片建築群中,有一座閣樓特別鶴立雞群,那就是碉樓式的邀山閣,園中的制高點。登入閣內,四面全是窗,推窗四望,清風徐來,涼意連連,景闊心寬,往下可以看出園子很多妙處。不過在樓上要格外小心,因為樓齡久遠,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別蹦蹦跳跳,做一個文明觀光客,這是對遺留古園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珍惜。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邀山閣

既然是嶺南園林,可園當然少不了水,它有三個湖,包括可湖、東湖、西湖,邊上還有一個荷塘月色。雛月池館就是靠水而築,形如樓船舶岸,開門就能看湖,實為觀賞湖景佳處,下雨時更有情調,雨落湖上,坐廳而觀。不過我更喜歡站在雛月池館二樓欣賞水光湖色,正所謂站得高望得遠。當然,直接近距離在湖邊凝望悠悠湖水和安靜站立的水杉也是不錯的選擇。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可園湖邊

對了,我還發現可園另一大特色,那就是無處不在的蘭花,基本上每層樓每個廳或每個閣以及院子都會擺上幾盆,我特愛找它們合影,雖然不是空谷幽蘭,但是安養在這裡並不會損耗它的靈氣。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處處都是蘭

這可園不僅在廣東名聲響亮,還得到臺灣人的欣賞,在擘紅小榭就遇見了一個從臺中過來的阿姨團,她們看到我們穿著漢服覺得很漂亮,爭相邀請合照。

逛完古建築區,從後門走出去到旁邊的可園博物館,兩者分屬不同區域,門票不包含博物館。博物館藝術風格和建築風格都跟古建築區相得益彰,絲毫不顯突兀,裡面有對嶺南園林的介紹,並列舉其與皇家園林和江南園林的對比,可一次性獲取諸多園林知識。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可園博物館

這一片區域有一條竹幽小徑,行走其中恍若穿越到古代,我們來來回回拍了好多小視頻,實在太有意境。甚至遊客都駐足看我們玩耍,有小朋友問大人,姐姐身上的衣服好漂亮,那是什麼衣服,我也想穿。大人微笑著說,好啊,回去給你買,那是漢服,漢民族傳統服飾。此刻心中泡泡都要飛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是漢服而不是古代裝,也不再把它當做奇裝異服。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竹幽小徑

穿過竹徑再往前走,就是石雕園,裡面有十二生肖石雕。就在瘋狂地拍照間,一場雨“譁”一聲傾盆而下,讓我們慌不擇路地闖入一間竹舍,門口有一片青草地和一條淺淺的小溪,來到這裡的遊人只有三兩,意外地清靜避世。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石雕園

這些年走過北方皇家園林,也逛過江南園林,如今遊覽嶺南園林,三者給我不同的觀感,北方皇家園林是沒有特定環境限制的豪爽大氣,江南園林以“隱”思想構築一方避世天地,嶺南園林則是外在建築圍合與內在景觀擴散結合,反映其既想擁有自己的空間又想了解外部世界的想法。這三種各有特色的園林都讓我頗愛,希望有機會再多走一走。

打卡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精巧秀麗與求實兼蓄的嶺南特色在可園盡顯

花隱園小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