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的成功學可以複製,趕緊學起來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的成功學可以複製,趕緊學起來

楚莊王熊旅(?—公元前591年)是春秋時楚國的君主。他在位期間施政有方,楚國國力迅速增強,屢屢擊敗北方強國晉國,降服周邊小國,因此躋身“春秋五霸”的行列。我們通過楚莊王的幾件故事,來了解他的治國之術、成功之道,以供今人思考、借鑑。

一、絕纓保賢

一次,楚莊王在宮內設宴,款待群臣與眾將領。為體現君臣融洽,楚莊王還命自己的寵姬給臣下勸酒。喝到黃昏時,大家都已酒酣耳熱。此時,一陣狂風吹過,宮殿內所有的燈燭都被吹滅了,大殿裡頓時一片漆黑。

寵姬此時正在席間勸酒,黑暗中不知被誰拽住了衣袖,肆意調戲。寵姬雖備感羞憤,但又不便喊叫。她急中生智,拉斷了那個人系帽子的帶子。那人急忙鬆手,寵姬趁機脫身。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的成功學可以複製,趕緊學起來

楚國美女

寵姬拿著帶子跑到楚莊王面前告狀,只要點上燈燭,檢查一下,就能查出那個色狼。楚莊王不想為了一個女人,玷汙臣下的名聲,於是讓臣下在重新點燃燈燭前一定要喝醉,誰的冠纓沒斷,就是沒喝足。群臣有的為討楚王歡心,有的確實不勝酒力,紛紛趁黑扯斷帽纓。燈燭重新點燃後,幾乎所有人的冠纓都斷了,那個色膽包天的臣子,也無從查起了。

三年後,晉、楚交戰。一位楚國武士衝鋒陷陣,不顧生死,為楚國獲勝立下大功。楚莊王很賞識他的勇氣,但自覺德行一般,不知道這個武士為何這樣奮不顧身。一番詢問後才明白,原來這個武士就是三年前調戲他的寵姬的色狼。他感激楚懷王為他掩蓋過失,保全了名聲,因此發誓哪怕是肝腦塗地,也要報答楚莊王的恩德。楚莊王這才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追究武士的罪過,還重重賞賜了他。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的成功學可以複製,趕緊學起來

影視劇中的楚莊王

二、思賢忘餐

楚莊王率軍與晉軍作戰,得勝班師途中,路過申侯的城邑。申侯為楚莊王準備了豐盛的午宴。可是到了中午,楚莊王還是心事重重地坐在房間裡,不肯出來用餐。申侯內心忐忑,因為是自己得罪了楚莊王,於是親自去請。

楚莊王嘆了口氣說:“不是你的過錯。寡人聽說,國君若賢明,又有智謀之士輔佐,就能稱王;國君若是一般,但有智謀之士輔佐,就能稱霸;國君若是智能下等,而他的臣下又都不如他,就要亡國。寡人智能下等,群臣又都不如我,楚國恐怕不久就會亡國啊。我還聽說賢人遍地,但我卻像睜眼瞎,一直找不到賢人來輔佐我。每每想到這裡,我就憂愁萬分。像我這樣又笨又瞎的人,就不配活在世上!吃飯純粹是浪費糧食罷了,還不如不吃!”

楚莊王“思得賢佐,日中忘餐”的消息很快在楚國傳開了。大臣們都兢兢業業,爭當賢佐。同時舉國上下,薦賢成風,幾乎“野無遺賢”,楚國越加國富兵強。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的成功學可以複製,趕緊學起來

影視劇中的楚莊王

三、賢盡其用

楚莊王即位後弋獵無度,大臣們非常不解,但楚莊王卻有自己的心思。他覺得只要玩得得法,對國家一樣有益處。他通過狩獵,訪求全國的勇士。敢於拿著木棍和虎、豹搏鬥的人,渾身是膽;敢於與犀、兕博鬥的人,孔武有力;分配獵物時,只拿自己應得的那一份的人,品德絕對靠譜。楚莊王就是用打獵的方法,識別出這三種人才,然後把他們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讓他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勇氣才智,做到才盡其用。

四、爭過獲勝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前,晉文公依早先的約定,“退避三舍”的故事。其實,楚莊王也曾做過類似的舉動。

晉國進攻楚國,楚莊王率軍抵抗。楚軍主動後退了90裡,晉軍不但沒有退兵,反而步步緊逼。楚國的大臣們義憤填膺,紛紛請戰。楚莊王對大臣們說:“先王在時,晉國不敢輕易侵犯楚國。寡人即位後,晉國卻多次來犯,這都是寡人的過錯,沒有把國家治理好,我怎麼肯輕易地讓諸位大夫去冒險作戰呢?”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的成功學可以複製,趕緊學起來

歌舞劇《楚莊王》

眾大夫們聽了無不感動,紛紛跪在地上做檢討:“先王在時,晉國不敢輕易來犯。等我們當了大夫,晉國卻頻頻來犯,這都是我們做臣子的罪過。我們願拼死作戰,以雪國恥。”楚莊王也被眾大夫的忠心感動得熱淚盈眶,親自把他們攙扶起來,拜謝他們的輔佐之功,表彰他們的勇敢。

晉國的密探窺伺到這一情形後,趕緊向晉軍統帥稟報。晉軍將帥議論紛紛,認為楚國君臣爭相檢討自己,國君不恥下問,上下一心,三軍同力,這樣的國家是不可戰勝的。於是趁楚軍沒有完成反擊的準備,就趕緊撤軍回國了。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的成功學可以複製,趕緊學起來

楚國都城

五、逆向思維

楚莊王打算討伐陳國,事先派一名間諜去陳國偵察。間諜返回楚國後,向楚莊王彙報了陳國的情形,城牆高築,護城河挖得很深,國庫裡堆滿了金銀財寶和兵器,認為陳國國力雄厚,防備有方,是不可討伐的。

但楚莊王卻認為,陳國是可以討伐的。因為陳國不過是個小國,國庫裡卻有那麼多金銀珠寶,這都是陳國君臣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陳國的城牆和護城河,都是徵用民夫修建的,必定勞民傷財,陳國的百姓一定怨恨他們的國君、大臣,誰還會願意為這樣不恤民眾的暴君賣命呢?

做了戰情分析,楚國立即出兵攻陳。果然如楚莊王所料,陳國軍民大多不戰而降,楚軍輕而易舉地佔領了陳國。

文史君說

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他的人生、事業都是極其成功的。從他“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的話來看,他的成功,既來自他對成功的渴望,也來自他的治國才能。他重視賢人,愛才惜才,不計小過。他勇於承擔責任,而不是像很多領導那樣,為了面子諉過於下。他不墨守成規,善於逆向思維,尋求機遇。他的這些成功“秘訣”,值得後人深思、借鑑。

參考文獻

(春秋)左丘明:《左傳》,中華書局1980年版。

(戰國)呂不韋編纂、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西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

(西漢)劉向著、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中華書局1987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