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門第的“書香”是一種什麼香?

成語

書香門第 shūxiāng-méndì 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如今眼看著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曹禺 《日出》第一幕:“你已經忘了你自己是個讀過書的人,還是個書香門第的小姐。”亦作“ 書香門戶 ”。

沙汀 《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個所謂書香門戶子弟。”

書香門第的“書香”是一種什麼香?

【由來】

所謂“書香門第”,是指家族的先輩有讀書人的家庭。“門第”,是指的家庭或家族的社會地位等級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是社會對家族成員的認可程度。這裡的“第”指的是“及第”,也就是說,家族裡的先輩,有通過殿試考試,並在朝中做官的人。

“書香”之典出於芸草之香。芸草也叫香草、芸香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叢生,稈細,花金黃色,葉為倒卵形、圓形或匙形,表面帶白霜,其下部為木質,故又稱芸香樹。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我國,現在芸草大多產於川、甘、陝、貴、滇等地。它不僅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還是一種可用的藥材,有驅蟲、驅風通經的作用,嚼之有辛辣和麻涼的感覺。

古人為了防止蛀蟲咬食書籍,便把芸草放置書中,使書不被蟲咬。書中清香之氣,日久不散,打開書後,香氣襲人,故此草深受讀書人和藏書家的鐘愛,對高雅的典籍賦予“書香”的美稱,由此世代流傳,指代篤好讀書和崇尚文化。比如把讀書人家稱為“書香門第”、“詩禮傳家”、“耕讀世家”等等,都是指代讀書人的書卷氣和文化氤氳。

文獻典籍中最早記載芸香草的是《禮記》,此書“月令”篇中說:“(仲冬之月)芸始生。”東漢經學家鄭玄對此注曰:“芸,香草也。”晉人成公綏還寫有一篇《芸香賦》,說芸香草“美芸香之修潔,稟陰陽之淑精”。芸香闢蠹,成為古人保護書籍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也是一種頗含詩意的舉動,因此它每每出現在詩人筆下。唐人常兗在《晚秋集賢院即事》中說:“墨潤水文繭,香銷蠹字魚。”唐中晚期著名詩人姚合《偶題》中說:“遲日逍遙芸草長,聖朝清淨諫臣閒。”楊巨源《酬令狐員外直夜書懷見寄》則說:“芸香能護字,鉛槧善呈書。”宋人梅堯臣《和刁太傅新墅十題·西齋》詩有:“請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間有蠹魚。”芸草詩情,頗具趣味。

“書香”之典後來被廣泛引申,除“芸人”指農人、“芸芸”指眾多外,大凡與圖書典籍有關的事物都冠以芸草之名,如“芸帙”、“芸帳”、“芸編”,都喻指書卷。“芸窗”、“芸署”、“芸省” 喻指書齋,“芸籤”原指書信,後來也演繹為圖書。“芸香吏”則指校書郎,大詩人白居易就曾做過這個官。因書房經常儲備芸草以驅蟲,故稱書齋為“芸窗”,官家藏書的地方則稱為芸肩、芸署、蘭臺(蘭臺相當於現在的檔案館,早在漢代便有“芸臺”的別稱)。宮廷中的藏書處稱“芸扁”,掌管圖書的官署秘書省稱為“芸閣”、“芸省”等。這些詞彙都成為指代書籍和文化的雅稱,表達了人們書香文風、文化審美與精神高貴的尊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