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勃:A股幾大反彈跡象!關注科技“短板”的進口替代(附股)

關勃:相信大家在經歷了3月份慘痛的交易經歷後都會覺得身心疲憊。當然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政府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推動下,A股的曙光已經出現。

A股目前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時期,美聯儲的無限量寬鬆緩解了流動性危機,全球攜手抗疫,國內政策有望持續加碼,曙光初現,A股進入一個階段性的反彈期。


曙光一:流動性壓力舒緩,金融危機概率小

3月9日-19日全球股市大跌的背景下,A股雖然跟隨外圍市場被動下跌,但整體跌幅較小,上證綜指最低跌至2646點。與08年不同的是,3月以來的只是流動性風險,還沒有到金融危機階段。此次海外金融市場大跌後,美國在應對這場危機時,充分吸取了08年金融危機的教訓,短期內推出大量政策工具對沖流動性風險,及時的給予整個市場信心,避免了股市、債市、黃金、原油價格齊跌的情況。


曙光二:全球攜手抗疫,市場靜待海外疫情拐點

整體來看,疫情是2月以來全球資本市場動盪的根本原因,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不可忽視。從總量看,截至4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

超93萬,達到 938373例,死亡病例47273例。其中,美國確診病例21.67萬例,意大利11.1萬例,西班牙10.4萬例,德國7.8萬例,法國5.8萬例,英國約3萬例,美國已成為海外確診人數最高的國家。

積極的變化是,全球開始攜手抗疫,3月26日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以視頻方式召開,會後聲明中各國承諾建立統一戰線應對這一共同威脅保護生命,從六方面聯合抗擊疫情,帶來疫情拐點的到來。


曙光三:國內復工復產繼續改善,政策有望持續加碼

3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從目標看,這次會議重申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這預示著今年保增長仍是重要政策取向,往後看宏觀政策將進一步發力。這次會議也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財政方面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其中特別國債是時隔 13 年再次重啟,歷史上僅發行過兩次


曙光四:財政端發力,居民消費或將反彈

財政部部長劉昆23日在G20財長和央⾏⾏長會議時表示,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提質增效,支持擴⼤內需。前2個月累計,全國⼀般公共預算收⼊35232億元,同比下降9.9%,減稅降負效果明顯,增值稅翹尾減收效果將持續釋放。

各地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措施刺激零售業回暖,前期壓抑的⼀些經濟活動也會逐步釋放出來。因此第⼆季度經濟形勢會比第⼀季度明顯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後續有望⼤幅反彈


曙光五:PMI回升50以上,經濟逐漸回暖

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為50.1,較2月的歷史低點回升9.8個百分點。與官方製造業PMI一致,此前國家統計局公佈,3 月製造業PMI錄得 52,環比回升16.3 個百分點。

3月PMI數據的反彈體現了我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防範舉措有所成效。但實質趨勢的好轉還需要等接下來數月的進一步觀察,因為國內經濟受疫情影響仍然較為嚴重。


預計接下來政策或將在基建與消費等領域繼續持續施力,以內需衝外需

曙光六:PE 優勢明顯,下方安全邊際高

4月2日,標普500市盈率由2月19日(即美股“七連跌”前日)的23倍降至17倍,位於2000年以來53%歷史分位。同日,上證綜指市盈率約為11倍,位於2000年以來 15%歷史分位,且在全球範圍內處於估值窪地

而我們通過對比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和美國標普500指數的PE可以發現,目前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也都遠遠小於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這也意味著我們 A 股整體性價比要遠遠高於美股


曙光七:最困難的時候已過,投資盈虧比好

從技術層面看,A股已經度過了疫情最困難的時候,上證指數也已經在2700點左右企穩。我們通過往前追溯指數的支撐阻力位,下方2646/2440點是上證指數 的 最 佳 支 撐 , 而 指 數 再 度 下 跌 的 概 率 也 比 較 低 。向 上 來 看 ,3000/3200/3300/3500點指數向上有很大的空間。

並且我們來看止盈止損比,目前上證指數也是一個很好的建倉點位。綜合來看,7 大曙光跡象顯示:目前 A 股處於一個關鍵的底部區域,即便海外疫情形勢還將反覆、上證指數的回落空間已經不大了。


建議大家,不必懼怕市場震盪可能性,而應更積極的看待未來市場一旦起來、向上空間和機會的重大型。

看好的板塊有:大消費(種業、汽車消費、食品飲料、酒類等)、科技股(芯片半導體、集成電路、光刻膠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券商板塊等。


另外最近美國政府多部門官員擬對華為採取新限制措施,短期看這個無疑對華為是個不好的消息,但也是個機會。

美國限制的核心技術,在將來完全可以替代。

老一批強勢品種,比如:北京君正、聖邦股份等都是去年表現不錯的。

看了去年漲幅如此之多的標的,大家也想了解今年還有哪些進口替代板塊及個股?

先給大家梳理下相關“短板”行業,內容比較多,假期慢慢看!


1.光刻機
製造芯片的機器,其精度決定了芯片的上限。中國生產的最好的光刻機,加工精度是12納米。目前,國外已經做到7納米。
2.芯片
低速的光芯片和電芯片已實現國產,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賴進口。國外最先進芯片量產精度為7納米,我國只有12納米,差距兩代。


3.操作系統3家美國公司壟斷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2017年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達85.9%,蘋果IOS為14%。其他系統僅有0.1%。
4.短艙飛機上安放發動機的艙室,是航空推進系統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但我國在這一重要領域尚屬空白。
5.觸覺傳感器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一片巴掌大小的日本陣列式傳感器售價10萬元,而國內產品一般100元一個。但質量差距巨大。
6.真空蒸鍍機OLED面板製程的“心臟”。日本Canon Tokki獨佔高端市場,掌握著該產業的咽喉。有錢也買不到。
7.手機的射頻器件通信全靠它。中國造不了高端的手機射頻器件。2018年,射頻芯片市場150億美元;高端市場基本沒有國貨,被Skyworks、Qorvo和博通3家壟斷。
8.iCLIP技術一種新興的實驗技術,是研發創新藥的最關鍵的技術之一。國內實驗室卻極少有成熟經驗。
9.重型燃氣輪機廣泛應用於艦船、火車和大型電站。重燃仍基本依賴引進。國際上大的重燃廠家與中國合作都附帶苛刻條件:設計技術不轉讓,核心的熱端部件製造技術也不轉讓,僅以許可證方式許可本土製造非核心部件。

10.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汽車的必備組件,決定著自動駕駛行業的進化水平。國貨幾乎沒有話語權。
11.電容和電阻中國是最大的基礎電子元件市場,但最好的消費級電容和電阻,來自日本。電容市場一年200多億美元,電阻也有百億美元量級。中國的產品多屬於中低端。
12.核心工業軟件中國的核心工業軟件領域,基本還是“無人區”。國外EDA三大巨頭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的天下,發展自主工業操作系統+自主工業軟件體系,刻不容緩。
13.核心算法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但高端機器人仍然依賴於進口。由於沒有掌握核心算法,國產工業機器人穩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關鍵指標遠不如(日本)、ABB(瑞士)、安川(日本)、庫卡(德國)的產品。
14.銑刀中國鋪設的高鐵軌道長度已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一半以上,而鋼軌養護問題也愈加讓業內專家憂心——有著高鐵“筋骨”之稱的鋼軌。被稱為鋼軌‘急救車’的銑磨車,其中最核心部件銑刀仍需從國外進口。

15.高端軸承鋼無論飛機、汽車、高鐵,還是高精密機床、儀器儀表,凡是旋轉的部分,都需要軸承。雖然我國的制軸工藝已經接近世界頂尖水平,但材質——也就是高端軸承用鋼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16.航空軟件自上世紀80年代後,世界航空業就邁入數字化設計的新階段,設計一架飛機至少需要十幾種專業軟件,全是歐美國家產品。國內設計單位不僅要投入巨資購買軟件,而且頭戴鋼圈,一旦被念“緊箍咒”,整個航空產業將陷入癱瘓。
17.主軸承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心臟”之稱。國產掘進機整機制造能力已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但最關鍵的主軸承全部依賴進口。
18.高端焊接電源海里的設備一旦出現開裂等故障,需要用有工業製造“縫紉機”之稱的焊接裝備修補,深海焊接的實現靠水下機器人。但我國水下機器人焊接技術一直難以提升,原因是高端焊接電源技術受制於人。
19.鋰電池國產鋰離子電池目前“跳”得還不夠穩。電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都已實現了國產化,唯獨隔膜仍是短板。高端隔膜目前依然大量依賴進口。

20.超精密拋光工藝超精密拋光工藝在現代製造業中有多重要,應用的領域:集成電路製造、醫療器械、汽車配件、數碼配件、精密模具、航空航天。美日牢牢把握了全球市場的主動權,其材料構成和製作工藝一直是個謎。
21.光刻膠中國雖然已成為世界半導體生產大國,但面板產業整體產業鏈仍較為落後。目前LCD用光刻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關勃:A股幾大反彈跡象!關注科技“短板”的進口替代(附股)

本文由北京中和應泰財務顧問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投資顧問 關勃(執業編號:A0150614050001)編輯整理。內容僅供教學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勃:A股幾大反彈跡象!關注科技“短板”的進口替代(附股)

不管你是激進型的朋友還是穩健型的股民,都歡迎關注我們 @中和應泰上海分公司。我們會定期發佈一些熱門題材幹貨和魏寧海 凱恩斯 等財經大咖視頻。請大家多多點贊和轉發,期待與你們更多的交流與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