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數數日子,還有整整一週,就到年三十兒了。


這個時候很多離家在外的遊子開始返鄉,孩子們也都放寒假了,春節的臨近讓我們都暗戳戳的沉浸在對假期的憧憬中。


但是我們都知道,年根兒底下意外事故頻發,加上孩子都放假回家,家裡熱鬧又歡快的氣氛,很容易讓人放鬆警惕。


這樣可不行,家長們在這個時候要更加註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守護孩子們的安全。


孩子們放假了,可是孩子們的“安全”不能放假,因為危險到來時,從來沒有預告。


前幾天,人民日報發佈了一個令人心痛的新聞。


四川宜賓的黃先生,12月30日這天,帶著4歲的兒子出門,結果發生了讓他後悔一輩子的意外。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當時,兒子正在黃先生旁邊玩耍,黃先生忙著回朋友一條微信,他回憶說“時間並不算長”。


可當他抬起頭,兒子不見了。


10天后,當黃先生再次得到兒子的消息時,兒子已經離開了人世。


1月9號下午,警方在某建築工地發現了孩子的屍體。黃先生親自前往事發地點,發現導致兒子死亡的是工地上的一個樁孔,樁孔裡有水,不知深淺。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這個新聞,最讓人細思極恐的一點是,建築工地就在不遠的地方,事發10天才找到孩子,也就是說事故發生時孩子還沒有死。


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在冰冷黑暗的樁孔裡,看著頭頂上的一點點天空,等待著爸爸的救援,希望在一點點喪失,他最終沒有等來。


網友們在下面留言,吐露了自己帶孩子的“驚魂一刻”——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看到這些事,突然想起了沙沙小時候,我們家小區發生的一個真實事件。一單元和二單元的兩個小朋友,一個女孩一個男孩,關係很好,經常在小區裡玩耍。


老沙和我們小區的門衛大叔關係很好,有一天老沙回家神情嚴肅地跟我說,一單元的小女孩沒了。


我說:沒了,走丟了嗎?


老沙嘆了一口氣:掉下水道里了。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後來才知道,兩個孩子在草坪上跑鬧,小區草坪有一個下水井,那天正好沒關嚴井蓋,小女孩失足跌到井裡,小男孩可能因為嚇傻了,回家也沒告訴大人。


因為孩子經常獨自出去玩,回家很晚。


直到晚飯的時候,小女孩的父母才發現孩子不見了,找到小男孩才問出來女兒掉井裡了。


可是,把孩子撈上來時已經晚了......


世界兒童安全聯盟公佈了一項調查研究顯示:

意外傷害是我國青少年兒童的“第一殺手”,每年有超過5萬,每天就有超過2000名兒童死於非故意或意外傷害!其中1—4歲年齡組死亡佔比最高。


也許,100次的疏忽裡才出現1次意外,但意外一旦降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


節假日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季節,父母忙於應酬親朋好友的來訪,一定不要疏於對孩子的照顧,我給大家分類總結了下面這些安全隱患。


希望可以送大家一雙火眼金睛,及時看穿危險,全家人平安過年。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燙傷、燒傷要小心


春節要吃很多好吃的,肉菜、湯菜、油炸菜,這些高溫、高熱的菜餚美味可口,但也讓廚房和餐桌變成了危險區域。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記得有一年在我媽家過春節就發生了意外,東北人愛吃蘸醬菜,我媽就新炸了一碗豆瓣醬,我幫忙端菜並不知道是剛出鍋的醬,直接拿手端起來,當時手上就燙得通紅還特別疼,最重要的是,我還很丟人的被燙哭了。


小朋友的皮膚更為嬌嫩,一旦發生燙傷、燒傷等危險,後果會更嚴重。


我們要記住這些:


生活中容易造成燙傷的東西有這些,家長一定要嚴加規避:


· 熱鍋


· 熱水、熱湯、熱粥、蒸汽


· 開了很久的電器

· 剛加熱過的烤箱


· 微波爐裡剛拿出的餐具


燙傷有輕重不同: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燙傷發生後,嚴重時需要及時前往醫院,但是院前護理也非常重要: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衝-脫-泡-蓋。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除了直接接觸物體可能會造成燙傷,還有下面這種情況也會燙傷孩子。


很多孩子因為好奇或者調皮,會去拉拽桌布,造成熱菜翻扣,家裡有小朋友的家長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還有一點,偏方不可信,做好院前護理後,一定要遵照醫囑塗抹藥膏,萬萬不可憑“經驗”治病。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孩子被亂親要警惕


春節來了,親戚朋友來家裡串門,看到孩子這麼可愛,忍不住親一口。


可是這情不自禁的一吻,很可能會讓孩子處於極度危險之中。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因為90%以上的成年人體內都攜帶有皰疹病毒,成年人抵抗力強,所以即使攜帶病毒也沒事。


但嬌弱的寶寶就不同了,皰疹病毒一旦通過親吻進入寶寶體內,就有可能帶來致命的傷害。


我們可以這樣做:


1.提前和親戚朋友打好招呼,講明緣由,不可亂親孩子;

2. 不要把嚼碎的食物餵給孩子;

3. 讓寶寶遠離患有傳染性疾病(如流感、口腔疾病、腸胃病等)的大人。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異物卡喉不用蠻力


過年家裡總要備點小零食,松子、花生、腰果、開心果,這些小顆粒的東西雖然好吃,但是對小孩子卻很危險。因為總有一些大人喜歡亂喂孩子吃東西、在孩子吃東西時逗弄孩子。


這樣很危險,容易噎住,造成窒息。


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一定要做到——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孩子被噎住怎麼辦


但是,萬一不小心,孩子被噎住怎麼辦?


千萬不要用手摳、拍背或者灌醋或者塞饅頭!


大家一定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孩子一命。


關於海姆立克急救法,我在這篇文章裡寫過,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針對措施痛心!4歲男孩幼兒園被噎身亡:5分鐘能救命,可惜99%父母都不會!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鞭炮知識要告誡


雖然現在有很多地區已經禁止燃放爆竹煙花了,但即使我們夠自覺,也不能保證別人同樣自覺。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而且有的地方,比如我家這邊,對於煙花爆竹的管控不是很嚴格,每年過年都有孩子因為被鞭炮炸傷被送進急診。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有個孩子在街上玩煙花時,將煙花插進了下水井蓋孔裡,井蓋瞬間被炸飛,把周圍的地磚掀起幾米高。


去年過年時,一個男孩放鞭炮時遇到啞炮,臉部被嚴重炸傷。(圖片過於慘烈,已打碼,想看原圖大家可以自行去微博搜索。)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關於爆竹,我們需要告誡孩子:


· 不給孩子買威力過大的煙花爆竹,煙花燃放程度要在孩子可控範圍內。


· 千萬不要讓孩子在窨井附近放鞭炮,而應該去空曠無人的地方。


· 教育孩子不要在室內點放或有易燃物附近點放煙花爆竹。


· 家長最好是把煙花爆竹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 陪伴孩子一起放煙花爆竹。


小雪老師說:


這些安全隱患往往都是發生在父母忙於應酬,沒有看管小孩之時,大家可能都認為有人看孩子,但其實並沒有。


父母雙方,或者老人一定要分工明確,確保有一個人看管孩子,保證孩子的安全。


沙沙小時候,有一次過年吃魚被魚刺卡到了喉嚨,弄不出來很著急,家裡其他親戚都說用米飯噎,用饅頭噎,被我及時制止住,觀察了一下情況,領她去了醫院,醫生用鑷子把魚刺取了出來。


回完微信,4歲兒子命喪工地:快過年了,別再拿孩子的命開玩笑了


可能有人覺得,卡個魚刺去醫院有點大動干戈,但是我想說在孩子遇到危險時,自己沒有可靠、科學的辦法時,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一定要求助專業人士,因為比起保住孩子的生命,去趟醫院的周折不值一提。


希望大家面對危險時也不要有任何僥倖心理,多掌握急救方法,多給孩子普及安全常識,並去實踐練習,在危機關頭不至於手忙腳亂,臨時去搜百度。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警示,有幫助,別忘了也轉發給親朋好友,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平安快樂,團團圓圓的度過春節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