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安靜,她的故事

安靜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是一個很安靜的女孩子,她不喜熱鬧,也不愛說話,經常看到她一個在發呆,看上去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平時各種聚會,安靜很少參與,有時去了也是靜靜的呆在角落看著他們狂歡,偶爾有人過去和她聊天,她會顯得有些拘謹,放不開,久而久之大家覺得她是一個冷場的人,出去玩就不叫她了。

我和安靜算不上閨蜜的那種,和她的關係就是彼此的聆聽者吧。有時候即使兩個人在一起什麼都不說,都不會覺得尷尬,陪伴或許就是彼此間心靈的慰藉。安靜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村莊,家裡只有她和一個妹妹,經常看到母親在偷偷地抹眼淚,那時候她不明白為什麼母親會流淚,漸漸她長大了,終於知道了在那些愛嚼舌根的婦女說的話有多過分,因為沒有兒子,這些年父親母親受了多少的閒言碎語與冷嘲熱諷,好像生不出兒子就是天大的罪人,而生出兒子的就是多麼的神聖。從那時候起她發誓她要帶父親母親和妹妹離開這個討厭的村莊。她叫安靜,她的故事

安靜一直記得自己的夢想就是帶全家人離開那個是非之地,她明白只有她強大了才可以實現這個夢想,而讀書是唯一的途徑。或許是她太笨或許是她不夠努力,高考確只能勉強上個專科學校,高考分數出來的時候,安靜不想讀書的想法很強烈,強烈到不能控制自己。她偷偷地拿了父母一千塊錢決定南下務工。在偷跑出來一個星期之後還沒有找到工作,她仿徨了,心裡很迷茫。後來電話裡母親哽咽的聲音求著她回來,她知道自己也累了,踏上了回家的路。

九月份安靜踏上了去學校的列車,那天是父親送她去的,送到學校報到完,父親就趕時間南下務工了,看著父親的背影,心裡是五味雜醋。三年的學生生涯,安靜沒有讓父母失望,各種評優與獎學金她都拿到了,在專科畢業的時候,學校推薦班級的第一名可以去在讀兩年本科,那時候安靜很糾結,想到父母漸漸老去,妹妹還要上學,她放棄了。因為她的專業是道路橋樑,實習的時候她選擇下工地,在工地的那一年她學會了很多。當她通過自己的勞動成果,第一次拿到兩千塊錢的實習工資的時候,她心裡很高興,她覺得自己可以賺錢了,以後終於可以到她養父母了,父母養育了她,她要陪他們變老。

她叫安靜,她的故事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的夢想很多的期待,而不是每次期待都能讓人如願以償。在她拿到第一份工資的時候,晚上她迫不及待想告訴父母親,然而電話裡母親的聲音是那麼虛弱,原來母親已經住院兩個星期了,但是卻沒有人通知她。縣醫院醫療設備不是很充足,醫生建議轉市醫院重新做檢查。第二天安靜一大早就趕著到醫院,與父親一起送去市醫院,然而市醫院人很多,檢查安排到一個星期後。還沒有到一個星期,母親卻進了重症監護室,然後一直昏迷。當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母親已是腦癌晚期,她才四十三歲,怎麼會怎麼能生這個病,一點徵兆都沒有,安靜說她和她父親都不相信這個結果,認為診斷一定是錯誤的。

醫生說要立馬安排手術,如果手術還可以多活八個月左右,如果不手術可能活不到一個月。是安靜籤的手術協議。她說下午四點多母親推進手術室,到凌晨才出的手術室。在這期間,她想了很多,如果手術出現意外怎麼辦,如果手術成功了,母親好了那就帶她去旅遊,記得說過要帶母親去看海的。她叫安靜,她的故事

如今三年過去了,每年的某一天安靜都會選擇吃素,她說這是她祭奠母親的一種方式。人生有很多意外,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天會到來,珍惜陪在你身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