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寧王是何許人也

由周星馳導演的電影《唐庇護點秋香》是非常經典的電影,上映當年獲得了香港電影的票房冠軍。該劇以明代江南才子唐寅的故事為情節,雖然有戲說的成分但是劇中牽涉到許多的真實歷史人物。劇中的反派之一寧王到華太師府上挑釁,其實寧王確有其人,還與明代的一件謀反大案有關。

《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寧王是何許人也

周星馳飾演唐伯虎

首先,先來說說唐寅的事。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唐寅十六歲中蘇州府試第一入庠讀書。28歲時中南直隸鄉試第一,次年入京應戰會試。因弘治十二年科舉案受牽連入獄被貶為吏,永世不得為官。突發變故讓唐寅喪失進取心,從此遊蕩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

《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寧王是何許人也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冊封自己的第十七子朱權為寧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十五歲的朱權就藩大寧州(今內蒙古寧城),並統帥朵顏三衛。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將朱權控制並利用朵顏三衛取得靖難的最終勝利。朱棣登基之後,將朱權的封地移至南昌。

《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寧王是何許人也

《唐伯虎點秋香》中寧王

弘治十年(1497年),朱權的後人朱宸濠因其父沒有嫡子,以庶子身份襲封寧王。正德二年,宸濠先後賄賂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及佞臣錢寧、伶人臧賢等人,恢復寧王一系已裁撤的護衛,畜養亡命之徒,隨意殺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員和無罪百姓,強奪官民田產動以萬計,並劫掠商賈,窩藏盜賊,密謀起兵。又企圖以己子入嗣武宗,取得皇位。太監張忠、御史蕭淮等先後告發宸濠之罪行,武宗因下旨收其護衛,令其歸還所奪之田。宸濠得知消息後,於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藉口明武宗正德帝荒淫無道,集兵號十萬造反,殺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革正德年號,以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以王綸為兵部尚書,集眾號稱十萬,併發檄各地,指斥朝廷。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師下江,攻佔安慶。四十三天之後,朱宸濠大敗,與諸子、兄弟一起為王守仁所俘,押送南京,交給八虎之一的張永。明武宗先放再抓,最後將其廢為庶人,寧王伏誅,除其封國。

《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寧王是何許人也

正德

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閏八月,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不得已將擒獲的朱宸濠押至南京,獻給明武宗,名曰“獻俘”,其場面十分滑稽可笑:武宗與諸近侍身著戎服.擺開作戰的陣勢,將朱宸濠除去桎梏,釋放在軍隊的包圍圈中,然後伐鼓鳴金而擒之,重新給他戴上枷鎖,列於隊伍前面,作凱旋狀而歸。正德一路上仍遊山玩水,尋歡作樂。九月,至清江浦,在積水池釣魚時,明武宗不小心翻船落水,儘管保駕者很快將他救起,然而他還是大受損傷,從此生病,終於在次年三月駕崩,結束了一代帝王的統治。

自明武宗逝世到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期間有37天是由內閣首輔、東閣大學士楊廷和總攬朝政,面對叛亂初定及各地農民起義的嚴峻形勢,楊廷和用頒發明武宗遺詔、皇太后懿旨和明世宗登基詔書的辦法,進行了一些改革,緩和了因為此次叛亂而引發的諸多社會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