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被卖:青春需要被重新定义

今天,人人网被卖了。

一代代大学生的回忆就这样终结。

最近,我们经历了太多失去,人人网的出售,倒没有引起集体性的伤感。

最多只是一声唏嘘。

唏嘘过后,你照样刷微博、微信,上知乎、豆瓣,逛贴吧。

现在你和别人谈起人人网,基本上不会有太多话题和共鸣,但它的曾经,尤其是校园社交那方面,有着几乎无可撼动的地位。

人人网被卖:青春需要被重新定义

人人网的前身是美团网创始人王兴创建于2005年的校内网。

校内网当时是高度模仿Facebook的一款产品,建立之初主要是服务北京三所高校的学生。由于在校内网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实名注册,分享自己的照片、撰写日志、给别人留言评论,得到很多人青睐。

之后,校内网一发不可收拾,以内容分享作为特色,迅速俘虏了中国几乎两千万大学生用户,占据了校园社交80%份额。

今天如日中天的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当时还没有兴起,但大学生群体需要发生为自己代言,于是校园网就成了他们的“理想国”。

校内网远没有满足于“校内”,跨出校门让它看到了另外的风景。2009年,校内网正式改名为“人人网”。

但是,升级后的“人人网”遭到同学网、QQ空间、开心网的夹击,开始转向投资别的业务来提高竞争力。

可以说,今日“人人网”的惨淡收尾,很大原因是当初的“不务正业”。

“人人网”后来尝试过很多业务,包括开发了“人人游戏”,上线了团购网站“糯米网”(后被百度收购)、还有互联网金融、视频直播。

但是,效果都不好,原因就在于它把这个业务上亏的钱,用新开发的业务来补。

“人人网”看重的是如何赚更多的钱,而不是去努力创造财富。

钱和财富并不是一个观念。钱只是财富的一种,你拥有的固定资产、张小龙创立的微信、都是一笔财富,但真正的财富,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不是有一句老话说,“越想挣钱的人越挣不到钱”吗?原因就在于想挣钱的人,眼里只有“钱”,往往忽略了社会上还没满足的需求,所以也就谈不上去创造需求了。

乔布斯当年为了开一个新品发布会,要求PPT演绎师前后更改了上百遍,到最后演绎师都被搞发毛了,乔布斯还沉浸在自己的完美世界里。

所以,iPhone一台手机为什么卖这么贵、苹果公司为什么曾经是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你知道原因了吧?

从一个业务转向另一个不相关的业务,看似在转型,其实在原地踏步;

而从0到1的创造过程,就是一个产品向垂直领域发展的基础,看似不经意,实际在往高处爬。

当你为社会创造了需求,比如促进了就业,满足了部分人生活需求;或者改变了社交方式,满足了很多人精神需求,还愁钱会往外跑吗?

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也不要总是想着“钱”。用“黑客”的思维选择职业,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你脑海中的“黑客”的印象,应该是那些运用技术做坏事的人,但我想说的是,黑客有被人诟病的一面,但他们的内心,都是需求感特别强的。

怎么理解呢?就是不循规蹈矩,对于自己不满足的事情会做到极致。这样的人,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产品。

所以,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选择职业看重的是什么?

2、你对你现在的职业满足吗?

3、你每天工作,是在重复劳动,还是在创造需求?

最后,这三个答案,你会在《黑客与画家》这本书里找到,推荐给你。

人人网被卖:青春需要被重新定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