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網被賣:青春需要被重新定義

今天,人人網被賣了。

一代代大學生的回憶就這樣終結。

最近,我們經歷了太多失去,人人網的出售,倒沒有引起集體性的傷感。

最多隻是一聲唏噓。

唏噓過後,你照樣刷微博、微信,上知乎、豆瓣,逛貼吧。

現在你和別人談起人人網,基本上不會有太多話題和共鳴,但它的曾經,尤其是校園社交那方面,有著幾乎無可撼動的地位。

人人網被賣:青春需要被重新定義

人人網的前身是美團網創始人王興創建於2005年的校內網。

校內網當時是高度模仿Facebook的一款產品,建立之初主要是服務北京三所高校的學生。由於在校內網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通過實名註冊,分享自己的照片、撰寫日誌、給別人留言評論,得到很多人青睞。

之後,校內網一發不可收拾,以內容分享作為特色,迅速俘虜了中國幾乎兩千萬大學生用戶,佔據了校園社交80%份額。

今天如日中天的自媒體平臺,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當時還沒有興起,但大學生群體需要發生為自己代言,於是校園網就成了他們的“理想國”。

校內網遠沒有滿足於“校內”,跨出校門讓它看到了另外的風景。2009年,校內網正式改名為“人人網”。

但是,升級後的“人人網”遭到同學網、QQ空間、開心網的夾擊,開始轉向投資別的業務來提高競爭力。

可以說,今日“人人網”的慘淡收尾,很大原因是當初的“不務正業”。

“人人網”後來嘗試過很多業務,包括開發了“人人遊戲”,上線了團購網站“糯米網”(後被百度收購)、還有互聯網金融、視頻直播。

但是,效果都不好,原因就在於它把這個業務上虧的錢,用新開發的業務來補。

“人人網”看重的是如何賺更多的錢,而不是去努力創造財富。

錢和財富並不是一個觀念。錢只是財富的一種,你擁有的固定資產、張小龍創立的微信、都是一筆財富,但真正的財富,是為社會創造價值。

不是有一句老話說,“越想掙錢的人越掙不到錢”嗎?原因就在於想掙錢的人,眼裡只有“錢”,往往忽略了社會上還沒滿足的需求,所以也就談不上去創造需求了。

喬布斯當年為了開一個新品發佈會,要求PPT演繹師前後更改了上百遍,到最後演繹師都被搞發毛了,喬布斯還沉浸在自己的完美世界裡。

所以,iPhone一臺手機為什麼賣這麼貴、蘋果公司為什麼曾經是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你知道原因了吧?

從一個業務轉向另一個不相關的業務,看似在轉型,其實在原地踏步;

而從0到1的創造過程,就是一個產品向垂直領域發展的基礎,看似不經意,實際在往高處爬。

當你為社會創造了需求,比如促進了就業,滿足了部分人生活需求;或者改變了社交方式,滿足了很多人精神需求,還愁錢會往外跑嗎?

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也不要總是想著“錢”。用“黑客”的思維選擇職業,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你腦海中的“黑客”的印象,應該是那些運用技術做壞事的人,但我想說的是,黑客有被人詬病的一面,但他們的內心,都是需求感特別強的。

怎麼理解呢?就是不循規蹈矩,對於自己不滿足的事情會做到極致。這樣的人,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點子,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產品。

所以,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

1、你選擇職業看重的是什麼?

2、你對你現在的職業滿足嗎?

3、你每天工作,是在重複勞動,還是在創造需求?

最後,這三個答案,你會在《黑客與畫家》這本書裡找到,推薦給你。

人人網被賣:青春需要被重新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