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中国女排的主攻手

2月25日

喜爱排球的朋友都知道,主攻手在球队当中是多么的重要!中国女排的主攻手需要承担球队大量的进攻。作为一名2000年开始看球的球迷,为大家盘点下2000后中国女排的主攻手。

伦敦周期(2009—2012):李娟,楚金铃,王一梅,惠若琪,殷娜,杨婕,陈丽怡,范玲玲

李娟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陈忠和指导离开国家队,蔡斌指导接过教鞭。北京那一批老队员中,蔡指导只留下了李娟。李娟实力均衡全面,2009-2010年这两年的比赛一直担任主力,时而客串接应,打了很多精彩的比赛,特别是那场记忆深刻的广州亚与会,李娟扣球拿到了最后一分,帮助中国队3:2逆转韩国队。那场比赛李娟发挥出色,但也成为了李娟在国家队的绝唱。随着年纪的增大,以及惠若琪的成长,李娟已不再适合国家队。此后,李娟一直效力天津队,帮助队伍取得了不少好成绩,退役后的李娟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生活也过得十分精彩。

楚金玲

原本是北京周期的新星,却一直没有打出来,进入新的周期,楚金玲再次入选国家队,在球队中打首发主攻。在蔡导真假接应的战术下,楚金玲更多的是在2号位进攻,并且需要接6轮一传。较之前几年,楚金玲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6轮一传的压力经常击溃她,时不时地需要殷娜来救场,久而久之丢失了主力的位置。2009年底离开国家队后,2年没在入选国家队,直到2012年以接应身份再次入选国家队,此时她需要和曾春蕾竞争一个替补接应的位置。但是临近奥运会,打王一梅替补的范玲玲的表现不近如人意,楚金玲在女排大奖赛最后几场中,顶替范玲玲打主攻,出色的发挥得到了教练组的认可,最后以主攻的身份参加了奥运会,并且在对阵巴西和韩国的比赛中,都有出色发挥。虽然最后的球队成绩不佳,但能够参加奥运会也算圆了这位几进几出的老将了吧。退役后楚金玲也在大学做老师,让我们一起祝福她。

王一梅

作为中国队的头号球星,这个周期在队中的责任重大。起初,蔡导安排大梅打假接应真主攻,站接应位,在4号位进攻。这样,球队进攻的重任都落在了大梅的头上,最后这种战术在两输日本泰国后,宣告结束。2010年大梅在王宝泉指导的队伍中,过得很不开心,大多数的时候是打替补,最后这种局面在宝泉指导辞职后也宣告结束。随后,王一梅再次以主力主攻的身份参加了世锦赛和亚运会,并且状态依然出色,还记得大梅的大力跳发球发晕木村纱织和金延璟吗?2012年初,大梅的伤病爆发,不得不接受治疗,为了能够赶上奥运会,大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最终,如愿搭上了奥运班车。在球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受伤病影响的大梅已经跳不起来了,但是仍然拼尽全力。伦敦奥运会后,大梅的时代也结束了,但是在球迷的心中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排球英雄。

惠若琪

伦敦周期的超级新星,真可谓是年少成名。192的身高,还可以接6轮一传,这在全国都找不到第二个。此外,她身上还标有学霸,富二代这些标签,但是惠若琪给人的印象还是努力,勤奋,上进。这样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队中肯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09的惠若琪更多的是充当奇兵,到了2010年19岁的惠若琪已经开始以主力主攻的身份征战世界排坛。正是有种不要命的拼搏精神,惠若琪再一次比赛中胳膊脱臼,从而错失了当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2011年的世界杯是惠若琪扬名海外的重要战役,稳健的6轮一传,出色的把边拦网,破功率极高的发球,犀利的进攻,一时间成为中国队的头号得分队员,并且很难找到一个合格的替补。那两年的大大小小的比赛,惠若琪几乎全勤。伦敦奥运会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惠若琪的衣服已湿透,跳都跳不起来,却不能下场的画面。这就足以看出惠若琪在球队中的重要性。

这个周期,国家队还有殷娜,杨婕,陈丽怡,范玲玲这些主攻手,他们更多的是担任替补,没有参加太多的比赛,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她们为中国女排所做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