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剛剛通過的《電子簽名法》修正案草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2019年4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通過《電子簽名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修正案”),決定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修改建議其中包括:允許在辦理土地、房屋等轉移登記時使用電子文書。

國務院剛剛通過的《電子簽名法》修正案草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在《電子簽名法》的支持下,電子簽名已經大量地運用於電子合同簽署了。其中的重點行業有:互聯網金融借貸合同、民間借貸、旅遊行業、HR、O2O、製造業、零售業、醫療、保險和教育等,所以,電子簽名法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大家是時候瞭解電子簽名了。

那麼,怎麼籤的電子合同才是有法律效力的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六)電子數據是否可以通過特定形式得到驗證。 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目前,我國主流的電子合同平臺都採用了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

那麼,目前我國主流的電子合同平臺有哪些呢?據網絡查找,社會公認的主流平臺有:法大大、存證雲、雲籤、E籤寶等主流平臺,他們各有各的優勢,大家可以自己選擇。

電子合同具有便攜性高、簽署速度快、保存方便、費用低、後期管理方便、合法性真實性有效性能得到保證,應用廣泛,又能得到法律支持的巨大優勢。所以說,電子簽名法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因為我們現在接觸的電子數據越來越多,只有懂得法律,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