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神童,怎麼12歲官至上卿的?不動刀兵奪得16座城池

卿指高級官員或一種親暱稱呼,先秦各諸侯國皆設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是最高等的。有著這麼一個說法,大國下卿相當於小國上卿,大國上卿就相當於小國太上皇了。甘羅12歲就當上秦國上卿,實在讓人羨慕,當時山東六國側目,秦國魄力如此之大。注意,這是上卿,不是宰相,兩者大不相同。

歷史神童,怎麼12歲官至上卿的?不動刀兵奪得16座城池

唐朝高適寫詩“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足見上卿地位之高。上卿不是一種官職,並未有特定實際權力,戰國爵位的一種,專門授予勞苦功勞的大臣勳貴。上卿可以說是一種榮譽,或者行走在他國的本國臉面,一言一行決定著本國的態度。

甘羅不是一個普通人,相信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貴族制尚未完全崩潰下,沒有點背景的人是幾乎不可能出人頭地的,就算是軍功授爵制,也不可能將你從一個平民變為帝國大將。甘羅家族是秦國名門望族,甘羅爺爺甘茂是秦國左丞相,一代名臣,甘羅之父應當同樣是為官的,所以甘羅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歷史神童,怎麼12歲官至上卿的?不動刀兵奪得16座城池

甘羅年12歲時,爺爺甘茂已然去世,素有神童之稱的甘羅,自幼聰明過人,聲名遠播,小小年紀就拜入秦國如日中天的相國兼文信侯呂不韋的門下作為門客,是為少庶子(年輕的家臣)。憑藉這樣的履歷、家世、人脈(甘茂為相定一些門生故吏和要好朋友)和才能,甘羅超過同時代的同齡人太多,比他們先行數十步。

獨攬朝政的呂不韋對秦國算是盡心盡責,十分熱衷於開疆拓土,這其中自然也有他自己的算計——擴大自己的權勢和封地。有一次,他想要攻打趙國,從而達擴張自己河間封地的目的,算是以權謀私。經過多年努力,太子丹從燕國來到秦國做人質,攻打趙國的外部條件形成了。

歷史神童,怎麼12歲官至上卿的?不動刀兵奪得16座城池

呂不韋還是不太放心,準備派張唐前往燕國擔任宰相,以防萬一。事到臨頭,張唐害怕(張唐曾攻打過趙國,趙君下重賞要殺他,而去燕國必然經過趙國),不願前往。呂不韋多次勸說,但都未有效果,12歲的甘羅提出自己想一試。呂不韋更加不高興了,自己都不行,你個小娃娃怎麼可能行,就叫他走開。不曾想甘羅據理力爭,攬下這個人物。

不得不說,甘羅還真是個人才,真說動了張唐。不僅如此,甘羅主動請纓,要求自己先去趙國為張唐打通關節,免生亂事,秦始皇親自批准此事。甘羅在趙國,憑藉世間罕有的辯才,為秦國奪得趙國5座城邑,燕國11座城邑(趙國奪來給秦國的)。回到秦國的甘羅得到秦始皇親自賞賜,授上卿。

歷史神童,怎麼12歲官至上卿的?不動刀兵奪得16座城池

甘羅就發出了這一次的光芒,史書便再無他的記載。此次得利,除了秦國自身實力強大之外,甘羅的謀劃、外交和辯才也是功不可沒。有人說,弱國無外交,但強國就能無端動刀兵,掠奪土地人口嗎?這不是無視人才的重要性嗎?古之神童,無過甘羅,有史為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