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迴應我國糧食問題,網友:應該感謝袁隆平!感謝科技!

兩部門回應我國糧食問題,網友:應該感謝袁隆平!感謝科技!

​囤口罩,囤衛生紙,接下來全球要囤糧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或者禁止糧食出口,造成國際糧價上漲。

有的國家的居民已經開始囤糧了。

我們國家需要囤糧嗎?

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糧儲局給出了答案:我們國家穀物年度進口數量不大,去年淨進口1468萬噸,相當於不到300億斤,僅佔我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

“我們進口的主要是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主要目的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給了一個定心丸,沒有必要囤糧,至少從產量上來說是夠的,但是從心理作用上需不要囤糧大家的選擇可能不盡相同。

畢竟,還是新米新糧食更好吃。

實際上,從能解決溫飽問題,到現在開始想辦法吃好,很多網友都覺得應該感謝的是袁隆平,以及科技發展。

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被外國人稱為“東方魔稻”,幾乎全世界都在邀請他去講課,各國專家也紛紛表示:“中國人真了不起!”

為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乃至全球的糧食問題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同是著名水稻專家的印度農業部部長斯瓦米納森評價說:“袁隆平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有一段對他的評價是:“雜交水稻在我國已累計推廣超 90 億畝,共增產稻穀 6000 多億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以幫助克服糧食短缺和飢餓問題。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做出了卓越貢獻。”

當然,除了袁隆平,我們還得感謝科技發展對糧食問題的貢獻。

先來看一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給出的觀點:

“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業科技對糧食安全的貢獻率達到了60%。中國農業科學院不斷創新農業科學理論和方法、突破高新技術、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成為承擔農業高新技術的國家隊,未來將堅持面向生產,解決生產問題,圍繞重大科學問題,聚焦品質改良,實現產量與品質兼併。”

其次,科技發展提供先進的農業技術裝備,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農業科技進步,可不斷為農業提供大量先進的各類農具、農業機械、運輸工具、生產性建築設施等,從而改善和提高現有農業生產技術裝備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規模效益化,成本降低,提高投入產出率。

以及,提高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質量

技術進步,可為農業不斷開發和提供高質量的生產資料,如化肥、地膜等,提高生產效率;可為農業提供先進適用的耕作技術等,改善和提高各種農藝技術水平。

簡而言之,糧食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謝袁隆平和科技,你贊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