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六個步驟”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六個步驟”

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一、讓時間“看得見”。

家長可以在家中顯眼的位置或孩子經常停留的地方放上鐘錶,讓時間隨時隨地看得見。不斷明確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培養有規律的時間習慣。用無形的“時間”形成有效的約束。

二、制定可行有效的時間表。

家長可以和孩子協商完成,對一天的時間安排制定一個時間表。這個時間表首先要合情合理,其次是保證實施下去。時間表的制定可以讓孩子具有一定的時間緊迫感和做事的計劃性,一次來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

三、“約法三章”。

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所以對於時間表的執行可能會有倦怠或怠慢。在制定時間表的同時,也要同時約法三章,做到獎懲分明,來保證時間表的持續實施。

四、及時調整。

孩子的年齡和心理在不斷地成長,學習和生活的節奏也不斷地變化。時間表的制定也要不斷調整來適應孩子成長的需要。調整太過於頻繁,會弱化時間表的作用,調整太慢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建議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年調整一次最佳。

五、讓孩子有一定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

孩子不像成人一樣有時間觀念和自覺性,所以需要家長幫助孩子來樹立時間觀念,除了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時間有一個時間計劃外,一定也要留給孩子一些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根據孩子的表現來加以引導。

六、允許孩子自己安排時間。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會逐漸增強。家長也要學會把時間的管理權交給孩子自己。所以在適當的時候不妨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如果安排合理,家長鼓勵並幫助孩子實施和執行,如果不合理,家長可以提供協助和引導。這樣孩子會更加有自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