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玩过「俄罗斯套娃」

这种玩具一般是由多个木制空心的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

在最后一个小娃娃出现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个?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起初,“套娃”是为了取悦孩子而做成的玩具,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现象。

网上经常会出现「禁止套娃」的说法,比如我说禁止“套娃”,可能有人接着我说禁止“禁止套娃”,然后又有人接着说禁止“禁止禁止套娃”。

反复套用别人的话,无限循环、环环相扣。

否定变双重否定,也就是肯定,然后又变否定,直到最后一个人出现,来打破僵局。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而今天要说的电影,就是典型俄罗斯套娃式的故事。

擅长悬疑的西班牙人,拍了一部“故事套故事再套故事”的电影。

当观众像剥洋葱般层层揭开真相时,故事突然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莫比乌斯环”。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坐火车旅行》丨Traveling by Train

片名平淡无奇,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部文艺片。

但看海报又觉得很诡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以某个人的故事引出另一个人的故事。

与其说这是一部惊悚片,还不如说它道出了生活中被隐藏的真相。

烧脑、悬疑、惊悚,这部重口味猎奇片,到底哪里少儿不宜?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影片的开头,用一段旁白引出了第一个故事

某天,女主赫尔加回到家后,发现丈夫突然精神失常,不得不将他送到精神病院。

第二天,她搭上了去往马德里的火车。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二个故事

在火车上,女主赫尔加遇到了一位陌生人——安格尔

对方自称是国际诊所的精神病医生,对她丈夫的病有所了解。

于是两人攀谈了起来,期间安格尔聊到了他正在研究“书面表达在人格分裂中的应用”。

简单来讲,就是让病人写下自己的一个故事,从故事中对他的病情做出诊断。

“套娃”正式开始,以下剧情可能会引起生理不适。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最近,安格尔搬了新家,但前主人在门口留下了一大堆垃圾。

收垃圾的人对此他的投诉不理不睬,拒绝为他清理。

正当双方起争执时,安格尔收到一位陌生女人的来信。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三个故事

寄信人是马丁的妹妹,她在信中写下了关于哥哥马丁的故事。

马丁迫于父亲的压力,报考了空军学院,每周都会写信回来给父亲。

后来,马丁被派到了战场,写回来的内容却变得越来越怪异,然后又突然失去了联系。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直到某天,马丁突然回到了家中,只见他左手已经残废,还告诉家人自己被军队给开除了。

随后根据马丁的口述,他也讲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故事给大家听。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四个故事

从军校毕业后,马丁被派往科索沃当地一家军队医院。

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善良漂亮的女医生

女医生为了照顾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自费建立了一个庇护所。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很快,两人从朋友发展成了恋人。

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马丁离开了好几个月,回来后发现原本破旧的庇护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他的追问下,女医生才向马丁坦露了事实。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五个故事

起初,庇护所在她的管理下,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然而随着孤儿越来越多,资金无法支撑这里的开销,女医生不得不卖身给当地权贵赚钱。

只可惜,这些钱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并非长久之计。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直到某天,一位客人向他提议:只要每个月给他们送一个孤儿,对方愿意支付足够的钱,帮助庇护所能够正常运营。

一来解决了庇护所现有的困境,二来为孤儿找到了好的归宿。

起初,事情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突然某天,客人找到女医生,告诉她一个惊天大阴谋。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六个故事

原本,客人以为对方只想着收养一个孩子,只是途径不合法。

没过多久,他才得知那些孤儿并非被送去普通人家,而是有不法分子利用这群孩子赚钱。

这时,一位经常跟他接触的买家,为他介绍了一个惊人的地下产业链。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七个故事

原来,那群上层人都有着不堪入目的特殊癖好。

这里不方便详细多说,有些类似于最近发生的“N号房间”事件。

最恐怖的是,这条产业链被高层默许,他们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对此,买家威胁客人不要声张,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

结果,客人将此事告诉了女医生,自己就马上被人给残忍杀害。

而女医生害怕自己死后,没人会接受庇护所,所以希望马丁能够帮这个忙。

等到女医生消失后,马丁将此事汇报给上级,结果被人陷害。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马丁把故事说给家人听,父亲却不相信他说的鬼话。

一怒之下,他摔门而出,从此再无音讯。

安格尔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于是根据信上的地址,找到了马丁的妹妹。

结果,对方告诉他,自己一直在骗人,便把哥哥真实的故事告诉安格尔。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八个故事

原来,马丁当年并没有考上军校,而是在落选后,准备一边做清洁工,一边准备明年的考试。

结果,在做一名清洁工的途中,哥哥意外失去了一只手臂。

最后只能靠着救助金,过着贫穷的生活。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妹妹越说越伤心,安格尔想安慰她。

然而情意正浓时,他发现眼前这个女人的左手是假肢,而且妹妹此时发出了怪笑。

等安格尔缓过神来,面前坐着的正是男扮女装的马丁。

马丁坏笑着,给安格尔讲了一个故事。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九个故事

当年,马丁的确没有考上军校,也真的成为了一名清洁工。

但工作了几年后,他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原来公司一直故意将一种药剂撒在垃圾上,让清洁工身上有一种除不掉的气味。

这样一来,他们永远被社会排挤,只能继续做清洁工,任公司摆布。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与此同时,回收来的垃圾并没有销毁,而是公司利用垃圾收集每个人的隐私,从而得到很多信息,例如生活习惯、工作状况、收入情况等。

为了摆脱公司的控制,马丁男扮女装躲在了家中,每天以自己的排泄物为食,家中的垃圾也越堆越多,最终导致屋内奇臭无比。

而马丁写信骗安格尔,是希望他帮助自己揭发这个阴谋。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于是马丁将安格尔绑上了垃圾车,准备一起潜入公司内部。

结果,安格尔逃了出来,马丁被垃圾车绞成了肉泥。

紧接着镜头一转,安格尔对赫尔加说,自己的故事讲完了,并表示自己想下车买点吃的。

赫尔加给了安格尔一笔钱,表示自己也饿了。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安格尔再也没有回来。

这时,赫尔加陷入了沉思。

慢慢的,她的故事也渐渐浮出水面,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十个故事

赫尔加和自己的丈夫,两人因狗结缘,没过多久便结了婚。

原本,两人婚后的生活无比幸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些异样的表现。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起初,为了讨丈夫的欢心,赫尔加对他是言听计从,过着跟狗一样的生活。

不仅给她戴上项圈,还强迫她住进狗屋,还吃着狗粮......

后来,要求越来越变态。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忍不可忍的赫尔加,决定狠狠报复这个渣男。

于是她偷偷买到了镇定剂,放进丈夫的红酒中,准备让他尝尝被爆头的滋味。

最终,赫尔加并没有选择下手,而是跑到外地躲避了几天。

等她再次回到家中,发现丈夫已经精神异常。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丈夫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越回味越起劲,赫尔加好奇的翻开安格尔留下的日记。

结果,被其中一个故事给吸引。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十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男主,患有软骨病,一辈子只能瘫痪在床。

从小到大,他都是被人照顾的对象。

没有朋友,没谈过恋爱,更没有X生活,只能从电影和书中找到慰藉。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直到某天,男主遇到了一个腿长,一个腿短的女主,两人很快成为了情侣。

在男主的眼中,这个女人太完美了,没有任何缺点和瑕疵。

没想到,两人第一次发生关系后,女主突然选择不辞而别。

于是这段爱情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作为编辑的赫尔加,认为里面的故事,如果能写成书,那么一定会大卖。

于是她找到了安格尔的住处,想要征得他的同意。

结果,他见到了真正的安格尔。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第十二个故事

假安格尔说的没错,安格尔家的门口的确堆满了垃圾,而且他本人也是精神病医生。

只不过,赫尔加在火车上遇到的,其实是马丁,是安格尔妻子的弟弟。

他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医生觉得开放式疗法能够帮助他缓解病情。

所以马丁不需要被关在医院,可以经常出去和外面的人交流。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于是赫尔加来到了马丁的住处,并见到了他本人。

正如他之前所述,马丁的家中堆满了垃圾。

两人在交谈期间,问了赫尔加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书和电影里的故事是假的,却还是想让它们看起来像真的?”

结果,还没等赫尔加回答这个问题,屋内的气体发生了爆炸,只有赫尔加幸免于难。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影片结尾,赫尔加坐上火车准备回家。

在路上,她又遇到了一位陌生人,结果对方笑着问她:“你愿意和我聊聊吗?”

话音刚落,电影突然戛然而止!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看到这里,大家看懂了这部电影了吗?

虽然《坐火车旅行》看起来杂乱无章、逻辑混乱,甚至连结局都没有。

但恰好是这种叙事,加上故事之间的完美衔接,给整部电影带来一种无法被定义的神秘感。

拍了5年,上映前差点被删减,年度重口味R级片,不愧是票房黑马

其实,我在看完电影后,不禁地想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精神病人?

好像每个人都有病,又好像每个人都很正常。

谁在讲述你的故事,故事里的你又是谁,看似是一个俄罗斯套娃式的故事,实际上套娃+莫比乌斯的循环结构。

当你以为越接近真相的时候,其实你只不过是又回到了起点。

毕竟问题本身没有答案,真相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而且不管你相信与否,你的人生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