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雞公山不只是信陽的、河南的、它應該是中國的、世界的!

今天和朋友針對雞公山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他的觀點是:雞公山不險、不奇、不怪,就是一個普通的山,沒什麼意思!


我的觀點是:雞公山的核心價值優勢不在於山勢,而在於雞公山頂幾百棟現存的萬國建築群,和它背後那段風雲激盪的歷史!某種意義上來說,雞公山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之一。


我們就清末民初的雞公山歷史,到最先確立全國八大景區的地位,再到河南乃至全國其它景區的後來居上,以及它為何至今評不上5A等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

漫談:雞公山不只是信陽的、河南的、它應該是中國的、世界的!

雞公山旅遊業發展史,其中一個標誌性事件是簽約港中旅,本來寄希望於港中旅帶來專業的景區旅遊開發運營經驗,但不知何故,這竟然成了雞公山旅遊業失去的十年。


而另一個標誌性事件則是建業集團聯合天明集團接手雞公山。雙方都是河南知名房地產企業,天明集團老總是信陽老鄉,對家鄉應該是具有認同感的。建業集團自身在文旅產業已有涉獵,經驗豐富!這股雞公山旅遊的新勢力似乎在文旅產業開發經驗和對雞公山的情感方面綜合看要比港中旅強很多!但是我依然有個疑問,這股新勢力會對雞公山長久持續性的合理開發嗎?畢竟雞公山不是建業唯一的文旅項目,而文旅項目更不是天明的主業。他們是僅僅覺得雞公山這個文旅資源不錯,恰逢際遇搶先佔位嗎?還是真心想開發這個甚至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都具有特殊價值的景區呢?
我更希望他們的動機是後者,如果是這樣,那麼兩大集團與信陽是皆大歡喜,更是雞公山的福氣!其實我最希望的是本土公司來開發雞公山,畢竟大概率看來,還是信陽人更希望雞公山變好,但無奈的是迄今為止,還沒發現本土哪個公司有能力開發雞公山,我雖然不常在信陽,但作為逢年過節回家的信陽人還能是感受到的,開發這樣的景區不僅涉及資本問題,還有決心、經驗和理念的問題。

漫談:雞公山不只是信陽的、河南的、它應該是中國的、世界的!

最近雞公山有兩個動作,讓我感到很高興,聽說要在雞公山上建摩天輪和過山車,這將大大增加雞公山的可玩性和觀景體驗,特別是摩天輪,我去年十一假期第一次去雞公山,當我在報曉峰處看到隱約分佈的萬國別墅和色彩斑斕的景色時就跟朋友說如果有個摩天輪,體驗會更好,也會是景區一大景觀,沒想到這個小心願這麼快就要實現了!當然,無論是摩天輪還是過山車,或者是未來還要新增加什麼項目,這些都是雞公山的點綴,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

漫談:雞公山不只是信陽的、河南的、它應該是中國的、世界的!

我認為雞公山的價值內核就是現存的幾百棟萬國別墅群和其背後那段風雲史,那我們如何去體現這些價值內核呢?我這裡有個小建議,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文旅方面,何為旅遊,在於特色,與眾不同才能吸引人,在於適合自己,才心生嚮往!


令人遺憾的是雞公山本來可以與廬山牯嶺和廈門鼓浪嶼齊名,可現在連個5A都不是。文旅方面我覺得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其一,在開發的建設方面,對現有建築文物進行修繕,合理重新利用,雖然會有文物保護的限制,但是合理利用才是對文物最好的保護,在不破壞文物、保持原有建築風格的基礎上,適當開發萬國民宿和酒店,這樣即能彌補其自身的維護費用,也能創收。基於保護環境的原則和底線,在原有居民區基礎上按照一個小鎮的規模來進行符合雞公山城整體國際風貌的合理擴建,將其定位成國際文旅遊玩及旅居度假目的地。


其次,在開發的文化方面,我認為可以通過復原歷史的場景式體驗項目來激活雞公山的核心價值優勢!重現清末民初外國傳教士、政商名流、軍閥來此消夏的國際山城盛況,以及抗日戰爭時期被侵略的屈辱歷史和頑強抵抗的民族精神。甚至讓遊客進入景區後更衣,融入歷史情境,感受雞公山那段繁華與硝煙!

漫談:雞公山不只是信陽的、河南的、它應該是中國的、世界的!

胡總在17年接受採訪時表示,雞公山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均成熟,雞公山項目,將是他今後幾年間親自關注的五件大事之一。為此,建業將在三年內投資不低於10億,而且會為雞公山的綜合開發做一個百億級的專項基金。希望用三年的時間向社會各界交上一份靚麗的答卷。如今尚不知道落實多少,希望知情網友能提供數據。


我知道建業在鄭州憑空開發了一個電影小鎮,還挺受歡迎,基於雞公山這麼實在的歷史人文價值,未來旅遊發展狀況應該超過建業電影小鎮幾個量級,期待建業和天明讓雞公山"重生"。


當然雞公山對於信陽的價值,遠不止於文旅,作為曾經的國際山城,信陽理應認真挖掘和梳理雞公山的價值,利用雞公山尚存於世的國際關係網絡,將雞公山再次打造成信陽的,乃至河南的國際合作交流中心!這對信陽的城市地位和發展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所以,回到上面的問題,如何理解雞公山值得深思,對於信陽來說,突破侷限,充分的認識到,雞公山,不只是信陽的、河南的、它更應該是中國的、世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