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老了,去農村建一個世外桃園的家

我一直都在想,當我老了,退休了,去鄉下建一個世外桃源的家。去郊區找一個大大的院子,在房前建起長廊,掛上鳥籠,擺上花草,在院子裡栽樹、種菜、養雞,再養一隻高大的獵犬…….

當我老了,去農村建一個世外桃園的家

在農村,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16歲搬進縣城,29歲來到北京,大約15年一個跨度,經歷了農村、縣城、首都三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北京的生活無疑是最舒適的,雖然交通有些擁堵,空氣有些汙染,可這也恰恰反映了北京的諸般好吸引了太多人集聚在此造成的,在大都市雖置身於喧鬧中,心靈卻不失寧靜。縣城的生活比農村豐富一些,但是人情往來過於繁多。農村生活是最貧窮的,卻因為那時的藍天白雲和“赤子之心”讓我過得無比快樂,成為老了最理想的去處。

微信上最近流傳“致所有為夢想傻拼的人”的笑話:“小時候騎個小破自行車,吃鹹菜,白蘿蔔,看著有錢人開著大汽車,吃著肉,喝著酒,抽著煙,住大城市、羨慕死了。等到長大了拼命掙錢,終於開上車,吃上了肉,喝上酒了,回頭一看……有錢人又騎著自行車,吃著小時候家裡餵豬的野菜,不吸菸了,也不喝酒了,還住山裡。你們到底想幹什麼?能不能提前通知我一聲,我好在原地等你,這給我累的,還得往回趕!”

雖是笑話,卻讓我思索人生。登過無數次山,山頂再美也不是久待之處,我們還會沿著下山的路回到山下。人生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經歷的太多風景構成豐富多彩的人生。在原地不動等待,與走出去再回來,所不同的是一路的心情。

再美好的東西也不會天長地久地擁有,經歷過就行。歸去來兮,當我老了,還想回到出生的環境。

當我老了,去農村建一個世外桃園的家

在縣城,最讓人頭疼的是人情往來,結婚、生子、考大學、喪禮、探望病患,人們有太多時間忙於這些應酬,動不動就隨份子、宴請親朋同事,熙熙攘攘中,心靈缺少寧靜,狂歡有時是一群人的孤單。北京雖是鬧市,卻不必拘泥於這些,單位同事之間彼此不用串換,看起來生活有些孤單,卻有條件靜下心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陪伴自己想陪伴的人,孤單有時也是一個人的狂歡。

我更喜歡農村人際關係的簡單、熱情、純樸,每每回憶起兒時跟著祖母坐著馬車走親戚、坐席(吃酒席)的場景都讓我更加留戀那種久違的鄉土氣息。可是當我老了,熟悉的村莊又會變得陌生,到那時我認識的人恐怕已經不多了。我對家鄉的思念,源於成長中經歷的那些人,也源於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但是我知道終是回不去了。

當我老了,去農村建一個世外桃園的家

當我老了,去農村建一個世外桃源的家,離孩子住得近一些,離北京的醫療近一些,再把父母、公婆一起接過來,安享天倫之樂,只希望那時兩雙父母健康仍在。家不必多華麗,卻要有幾間客房,以備我的兄弟姐妹、孩子們、好友偶爾過來住住。還要設一處書房,擺上書架放滿書,再放幾把桌椅,免費為村裡的孩子們開放,我會偶爾與他們分享一下這一輩子的讀書心得。還要有一個大點的伙房,按上柴鍋,我要做出噴香的飯菜與親人們一起分享。

當我老了,即便白髮蒼蒼,也要常塗朱唇,即便佝僂著身子,也要紅袖飄香。雖然容顏已逝,精神卻要永葆青春,更難得的是一生都懷有一顆善良的“赤子之心”,對新鮮事物永遠都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對這世間的人和物常懷感恩之心。每天清晨,我會踏著鄉村柔軟的土地去晨練,再順便拿個夾子撿垃圾。小時候,常見村裡有拾糞的老人背了糞筐,在坑窪不平的土路上撿大糞,那時村裡沒有專門的保潔員,街道卻異常整潔。現在的村子建起了二層樓,修起了柏油路,卻不比以前乾淨了,塑料袋、廢紙袋隨處可見。老了,幹不了太多了,撿垃圾的活還是能幹一些的。

當我老了,去農村建一個世外桃園的家

當我老了,一輩子的得失離合,應該讓我看淡了生老病死。人與人、人與物都是有緣分的,緣盡不悲,緣來不喜。任何擁有都是暫時的,唯有失去才是永恆。再親的人終究也要離開,再健壯的身體也終究要逝去。人赤裸裸來去,“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我自知“日光之下並無新鮮事”,但是我還是要記錄下生命的歷程,一次次的經歷不是用來證明我的完美,而是我在追求改變,你若看到了我靈魂的不斷成長,便會明白我的心意。

坦途也罷,小路也好,重要的不是腳下的路,而是每一天的心情。

有道是“小情怡人”,不管是山下,還是途中、山頂,如果你有心情欣賞各處的風景之美,便不枉生命陪伴我們幾十年的光景。生命是一個過程,並非一個結果,所以不要羨慕任何人,你也有別人見不到的風景,你也是別人羨慕的風景。我們外出旅行時,帶的東西越少越好,再昂貴的東西帶在身上都是累贅。想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還是越簡單越好,在乎的東西越少越好。

當我老了,去農村建一個世外桃園的家

當我老了,我希望這一生的修煉能夠讓我裝聾作啞,不該聽的不聽,不該說的不說,在“難得糊塗”中保持一份特有的心靈寧靜。我喜歡種花草,老公喜歡養鳥蟲,我們倆各自分管一攤,安享晚年。常聽人說“恩愛夫妻不到頭”,我們不會那麼傻的,偶爾小吵一回,萬一能白頭到老呢?當有一天他轉發給我《一家三口逃離北京,幾個月後在山東農村老家建了一個世外桃源》的微信時,我無比欣喜。當我們老了,一起去農村安一個世外桃源的家,彷彿看到了一線希望。

此文曾在《齊魯晚報》發表

我是杏林心暖,靜心讀書,認真寫作,做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