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竺可楨日記》,意外記錄了共和國誕生時的珍貴片段

《竺可楨日記》被譽為"民國四大日記"之一。

七十年前的5月末,上海正處在解放的前夜。為躲避被國民政府脅迫去臺灣,或強派他往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移居上海。因此上海解放時,記錄他本人活動的日記得以留下。

70年前的《竺可楨日記》,意外記錄了共和國誕生時的珍貴片段

眾所周知,竺可楨日記歷來內容詳盡,尤其是堅持記錄氣象數據達數十年之久,這也讓他的日記成為研究氣象學的珍貴資料。鮮為人知的是,在竺氏的日記中,還記了共和國誕生時的許多珍貴片段。

時隔七十年後,今天的我們讀來依舊栩栩如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5月24日是星期二,早晨陰天,華氏69度(即攝氏20.6度),下午多雲。

6點起床後,閱讀Hesps著《宇宙之構造》。中午聽說,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有槍聲,打電話瞭解,長寧路一帶尚安定。從報紙上獲知,大光明電影院放映勞倫斯·奧利佛主演的莎士比亞名劇《王子復仇記》,今天是最後一天,便決定午睡十分鐘後,乘10路汽車前去觀看。電影預定2點半開映,因為要戒嚴, 2點趕到時,已經提前開演了。

電影4點多鐘散場,沿南京路步行,沿街攤販,在出售毛巾、小衫、牙膏、被面、衣料。化三百萬元購Kiwi鞋油,又買了兩張上海地圖,還想買網球,而新新、先施公司均已關門。

70年前的《竺可楨日記》,意外記錄了共和國誕生時的珍貴片段

又走到四川路、寧波路口之體育用品商店,亦已關閉,只能返回。時已5點多,所有公共汽車均停駛,三輪車不願去法租界,這樣一直走到成都路,始僱得車,6點半回到岳陽路中央研究院(今中科院上海分院)住地。

晚飯後,槍聲、炮聲甚密,又聽說長寧路已成真空,徐家彙下午交通也曾斷絕。入夜槍炮密集,幾於每分鐘有。10點上床後即入睡。凌晨3點曾醒一次。

晚市長陳良、警備司令陳大慶均棄職出走,留趙祖康作交代。

一覺醒來,是25日。早晨仍是陰天,華氏69度。

今晨二點,解放軍自西站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入愚園路、大西路進入前法界各地。岳陽路附近國軍於昨子夜已退淨矣。餘於早晨七點早餐時始知。八點即出外視察。自岳陽路至永嘉路即見青年穿草綠色制服,上寫中國解放軍字樣在左胸上,在永嘉路與衡山路席地而坐者數百人。

70年前的《竺可楨日記》,意外記錄了共和國誕生時的珍貴片段

解放軍向四川路橋北側郵政總局裡的殘敵進攻

數日前國民黨軍在街頭所築之沙袋堡壘均變成電話站。其行軍之迅速可知。街上人士群集,三輪、黃包車行駛如舊,無異於前昨。政府雖已改易,而人民可說毫無騷擾。但聞蘇州河以北尚有炮聲,聞至下午尚在爭奪中。國軍似在掩護軍士之退卻也。

市面是安靜的。上午去高安路14號訪友。午飯後去貝當公園(今衡山公園),"園甚小,遠不如法國公園(今復興公園)也。""知閘北尚有戰事,謂撤退軍隊船隻之領港人員均已逃逸,故各船有無人領港出口之虞。"下午4時半,回到住地。

又一個白天。26日。早晨陰,華氏70度。日中陰,東南風。

下午三點起微雨,晚上華氏72度,子夜大雨。這天,"解放軍由吳淞、江灣開入虹口,上海全部解放。"

70年前的《竺可楨日記》,意外記錄了共和國誕生時的珍貴片段

上海人民夾道歡迎解放軍

昨晚炮聲已稀,但聞長寧路研究院(今中科院微系統所)子競辦公室於昨尚有流彈。今日在蘇州河南北對峙中,不能通行。閘北、北四川路一帶均有戰事,因國民黨軍掩護由吳淞口退卻,但電話仍通法界與河南之英界。

公共汽車已照常行駛。解放軍在馬路站崗,秩序極佳,絕不見欺侮老百姓之事。在研究院門前亦有崗位,院中同人予以食物均不受。守門之站崗者倦則臥地,亦絕不擾人,紀律之佳,誠難得也。

70年前的《竺可楨日記》,意外記錄了共和國誕生時的珍貴片段

解放軍坐在馬路邊吃自帶的乾糧。

新的一天來臨了。5月27日。晨雨,華氏72度。上午陣雨,76度。下午大雨,有雷電。晚76度。

晨6點半起。昨晚因雨故,帳中蚊子甚多,未能睡好。9點得電話,知浙大甚安定。滬寧路已通南翔。昨晚8點,北站亦入共產黨手,故日內即可通車。

70年前的《竺可楨日記》,意外記錄了共和國誕生時的珍貴片段

"午後睡廿分鐘,即乘22路公共汽車赴大世界,下車走至先施公司。知四大公司均尚未開門。而沿途如霞飛[路]、南京路、福煦路,均人山人海,如上元、元旦假日狀態。時有鼓吹之汽車疾馳而過,喊口號'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等。在大新公司有毛澤東、陳毅司令象高懸空際。南京路店鋪均尚關閉,公共汽車亦不開。法租界則電車、公共汽車均照常行駛中。霞飛路店門均開,時有學生帶鑼鼓遊行,且見女學生插鮮花於解放軍之衣襟上。霞飛路行人觀者如堵。"

下午四點,回到住地,交大教授吳有訓來訪。我對他說:"民國十六年國民黨北伐。人民歡騰一如今日。但國民黨不自振作,包庇貪汙,賞罰不明,卒致有今日之顛覆。解放軍之來,人民如大旱之望雲霓。希望能苦幹到底,不要如國民黨之腐化。科學對於建設極為重要,希望共產黨能重視之。"

70年前的《竺可楨日記》,意外記錄了共和國誕生時的珍貴片段

在迎接新中國的日子裡,竺可楨的心情是淡定的,他在日記中流露的思想也是真實的。他提出的廉正、苦幹、科學的觀點,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這是一位科學家對於舊時代的否定,和對於新社會的憧憬。竺可楨的日記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新舊社會的巨大反差。也因此我們更能深刻地感受到,革故鼎新之時,廣大人民對新中國成立而滿懷的無限熱愛與憧憬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