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這麼多天,幾個感觸越來越深

科幻電影《時間機器》中,主人公亞歷山大駕駛時間機器逃離地球浩劫時被撞暈。昏迷中,來到了久遠的802701年。

甦醒的亞歷山大遇到了伊洛人。


疫情發生這麼多天,幾個感觸越來越深

晚上,亞歷山大夢到有人呼喚自己的名字,夢裡他急速穿過叢林奔向呼喚的人,在叢林的盡頭,卻看到一張滿口獠牙的臉。

亞歷山大被噩夢嚇醒。

伊洛人安撫他說,這裡的人都會做同樣的夢(那張恐怖的臉)。夢魘伴隨著每個人的睡眠,在每個晚上不經意出現。


疫情發生這麼多天,幾個感觸越來越深

就如同專家所說: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的,變成像流感一樣,長期存於人間。

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的很多工作、生活方式將會改變。

陽光明媚,山清水秀,卻不能無拘束呼吸;口罩、酒精、消毒液刺鼻,卻如影隨形伴隨人的一生。

如果這樣的生活方式成為日常,實在稱不上美好。

面對危難,人會袒露本性

1月29日, ;從1月30日到今天,又27天了。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多稜鏡,會看到人的另一面。


疫情發生這麼多天,幾個感觸越來越深


有理性面對,積極防護;有慷慨解囊,助力危困;有極度恐慌,六神無主;有妖言惑眾,幸災樂禍;更有,竭斯底裡....

面對未知危險,人人都會恐慌,這是人的潛意識反應。但是,恐慌能解決疫情嘛?如果能,就不需要科學與醫生了。

山東老家評價一個人是否靠譜、信得過,會說這樣一句話:一起辦過事。

這裡說的“辦事”,就是一起經歷過某個事、有過利益合作、一起做買賣生意等。因為在涉及到切身利益時,人性會袒露得很直接。

新冠肺炎是一次關係到每個人的社會危機。一個人面對危機時,心態、思維、素養會展現的很直接。

我們的生活方向在悄然發生變化

疫情會慢慢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方向。


疫情發生這麼多天,幾個感觸越來越深

第一、突然爆發的社會事件,打破了便捷生活的“理所當然”,深切感受到了物資緊缺。

第二、危機時刻,網購併不如實體店靠譜,畢竟很多實體店是靠社區口碑生存;而受眾範圍廣的網店,縱然被人舉報售假賣高價,追責也不易,並且他們可以拉黑消費者,並迅速改頭換面重新再來。

第三、這是存歿無常的一次沉重普及教育,尤其看到很多60歲以上患者病故。這個世界對人太不友好,對老人尤甚,而我們終究都會變老。

第四、叢林法則,依舊是大自然的不變的規則,在病毒和危難面前人類還是很渺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