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地美女如雲,不歸中國管轄,卻說漢語,在課本上標註首都是北京

在中緬邊界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屬於緬甸,不歸中國管轄,卻說著漢語,在學生的課本上都表明首都是北京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果敢,果敢的全稱是“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以前在緬甸擁有告訴的自治權,在十九世紀時果敢還是中國的一部分,到了1962年果敢正是被劃分到了緬甸。果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果敢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二戰時英國殖民者氣的名字,另一種說法是“果”是九的意思。

該地美女如雲,不歸中國管轄,卻說漢語,在課本上標註首都是北京


敢”是人家的意思,和在一起的意思就是這個地方由九戶人家組成。明末清初時期,南明永曆帝和清朝政府的戰爭中失敗,從雲南一路逃跑,退到緬甸。後來永曆帝時候,他的部下寧死不降清,大部分人跟著一個叫楊高學的將領逃到了科幹山附近(現在的果敢)然後這些中國人就在當地落戶了。然後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就成了現在果敢的原型。

該地美女如雲,不歸中國管轄,卻說漢語,在課本上標註首都是北京


道光年間,清政府為當地承認了當地統治者,並任命其為縣令。光緒年間和英國簽訂條約確定果敢為中國領土。但過了每兩年,英國政府就不認賬了,重新簽了條約,果敢不再是中國的領地。後來在抗日戰爭時期,果敢族加入了國民政府的軍隊積極抗日。當抗日戰爭結束後,果敢的統治者向緬甸政府傾斜,最終加入了緬甸政府,但是當時雖然說當時的果敢屬於緬甸,但是擁有絕對的自主權。

該地美女如雲,不歸中國管轄,卻說漢語,在課本上標註首都是北京


到了1962年中緬劃分界限正式承認了果敢是緬甸的領土,之後緬甸派駐軍進入果敢,接連抓了當時果敢的領導者楊家的主要人員。駐軍進入果敢後,和當地的民眾矛盾連連,這些民眾以前多數是中國人,不想接受緬甸政府的統治,而後當地原武裝力量和緬甸政府正式開始對抗。果敢當地人用著漢語,寫的也是漢字,當地的人民也管自己叫漢人,緬甸人管他們叫中國人,甚至在他們的教科書上也寫著首都是北京。

該地美女如雲,不歸中國管轄,卻說漢語,在課本上標註首都是北京


也正因為如此,果敢在緬甸也受到種種歧視,連身份證也和其他地區的緬甸人的身份證不同。在2009年前果敢用人民幣,說中國話,甚至電話也用的是中國移動的,但是到2015年緬甸可能接受不了這種不受政府統治的地方了,派了駐軍全面控制了整個果敢,想讓果敢慢慢融入到緬甸。曾經果敢是一個毒品的聚集地,這個以販毒和種植毒品為生,最嚴重的時候全世界近80?毒品出自果敢。

到了1991年開始禁毒,現在發展的還不錯,和中國的城市無什麼區別。如果以後你有機會到果敢旅遊,會發現當地人民對中國人非常友好和熱情的,而且美女如雲,有機會可以去看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